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俗语被采用,很多老百姓的习俗也跟俗语有关,可见一个地方的民俗在现代人的眼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俗语能够一直被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音调朗朗上口,并且传达一些老祖宗的智慧和告诫后人的道理。
这种俗语一般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古人科技水平不发达,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他们相信上天会主宰一个人的命运,所以面相学的发展也就应运而生。
有这样一句俗语:“勾头女子挺胸汉,一生富贵半生闲。”这句话又是从何而起,有什么意义呢?
俗语来源于古代古代女性地位低下,所以对于女性的要求也很多。
婚嫁几乎可以衡量一位女子一生的价值,对于女性所有的礼教压迫都是为了她以后嫁到夫家时可以好好教养。
而“勾头”在古代指的是女子颔首的模样,就是在生活中时常低着头。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女子还必须遵守三从四德,媒人在说媒的时候就要看女子是否会时常勾头,这样的女子未来成婚之后才会低眉顺眼的辅佐她的丈夫。
而如果这位女子太过于热烈大胆,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表现,这样的女子容颜再娇美,也不太容易有结婚的对象,在婚后,不够柔顺的妻子容易和丈夫发生冲突,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一个有修养的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是落落大方,跟人谈话时温柔娴静,会颔首微笑,低头的样子也带有一种羞怯的感觉,激起男人的保护欲,会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喜爱。有这样习惯的女子,更容易找到好婆家,婚后甜蜜相守,举案齐眉。
而男子并没有那么多封建礼教的束缚,所以他们不用被束住手脚,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诉说自己的主张。古代人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顶天立地,这就是有担当的男人,是值得托付的。
所以在一个古代家庭中,女子柔顺辅佐丈夫,丈夫顶天立地发展事业,这样的家庭是被大多数人看好。
在古代是十分忌讳女子在家中的地位比男子高的,甚至还有女人掌权家族衰败的说法。女人谦卑和孝,处理好家事,男人才能专心负责事业发展,昂首挺胸处理困难,久而久之,这个家庭会越来越富裕,等到钱攒够了,可不就是“富贵一生半生闲”了吗!
俗语的思想根源这句俗语也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娶妻不娶仰头女,嫁汉不嫁低头汉。”说明在古代这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根源上来说,这其实是古代思想对女性的压迫。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古代很严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比较低下,所以,为了抑制住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让女人心甘情愿的接受压迫,所以才造出许多女德女训来归训女子.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表明女性在婚恋大事中没有选择的权力,几乎没有女子会对来自父权的不公表示反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勾头女子”这样的形象被塑造出来被推为模范,是为了便于“控制”女人,以女人的自由为代价,来稳定家庭关系,让女性养成逆来顺受的习惯。
在古代的男权社会中,一切都以男人的喜好为主,女性在长期的规训下只能迎合男性审美,比如明清时期盛行的“裹小脚”习俗,明明是对身体的摧残,却也延续了几百年。
一个女人不遵守“规则”仰头走路,就是在无形中和男性审美,父权主义对抗,无论这个女人品格怎么样,大家都会认为她强势,泼辣,不利于家庭关系长久发展。
而“低头汉”则被古人认为是心机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人和教条中“大丈夫”光明磊落,充满斗志的形象不相符,所以被当成反面教材宣传。
毕竟在古代,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对于女性来说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后半生幸福美满。
一个外表抬头挺胸,行事坦坦荡荡的男人,让人由内而外的觉得值得托付。这也是古代的一种识人术。
现代生活中的男女很多民间俗语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时效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封建礼教强加于女性的枷锁已经被卸下大半。女子不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品,不再被强行要求柔顺。
现代女性可以大方的展示自己的美丽,可以自信张扬的走在街头,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已经不怎么适用,但是还是有一些合理性。对于男性来说,柔顺恭敬的女子一直是比较偏爱的对象,容易害羞的女子更能激发男性的保护欲,也更有掌控感。这样的女子在现代也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另一半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衡量一位女性是否成功不仅仅看她在婚恋市场的价值,还要看她本身对于社会的贡献。
颔首低头的女孩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自卑,不自信的体现,在职场和用人单位可能会被另眼相看,会损失很多的不错的机会。
而且从医学角度来讲,长期勾头颔首也是一种对颈椎的伤害,为了身体健康,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保持正常的姿态。
男子昂首挺胸,大胆前行,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挺胸抬头的仪态也被看作开朗自信的象征。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认为自信积极的人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魄力和气场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所以无论是男是女,现代社会我们都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和困难,总有一天我们的心之所向会变成现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