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http://m.39.net/pf/a_4698985.html

第一编:古希腊哲学

(一)自然哲学时期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万物种子本性潮湿,希腊神话海神创世说。(用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恩格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具有某种固定形式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在水里去寻找。”)万物充满着神灵。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神灵——非精神实体。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原始“物活论”。阿那克斯曼德本原是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无限者。有限者不能成为本原,因为有生有灭。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宇宙起源说:本原永恒运动,分立出对立物,冷热湿干形成漩涡运动,火水云雾,日月星辰。生物起源说:生物从湿元素中产生,人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由气的稀薄或凝聚所致。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三者评价:恩格斯:“关于所有这些人,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正确:他们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赫拉克利特:万物的始基是火。火的创造就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就是它的创造的表现。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逻各斯: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运动绝对,但不否认相对稳定。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变,变却是永恒不变的

对立统一:自然界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由联合对立物造成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不是由联合同类物造成和谐的。

雌雄对立面既是相反相成的,因此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

生死、醒梦概念的灵活性与真理的具体性。驴爱草料,不要黄金。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战争是万物之王。循环论:火-----水----土的下降道路与土---水----火的上升道路是同一条路,周而复始的圆周。(被斯多亚派和尼采利用)政治思想:看不起群众,看不起保守性贵族,反对多神崇拜,反对灵魂不死。灵魂由火产生,灵魂也是火,死就是变成水。伦理思想:按照自然行事,就是真正的智慧,就是道德。

毕达哥拉斯灵魂转世说:人死后,灵魂转为别的人或者别种生物。数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的本原是一。一生二,二是质料,一是原因,从完满的一和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产生面,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数的关系孕育着规律的思想;单一自身包含着不同的规定性;对立是僵死的,不能转化的;)和谐说:和谐就是宇宙秩序。(总的来说,是原始唯心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有价值的深刻洞见、自发辩证法因素以及科学思维的一种奇特的结合)

色诺芬尼神:神无所不在,绝对不动。一个完全没有形体的神。这是比较明显的“一神论”倾向

世界的本原是土,一切的生成都来自于土和水巴门尼德:“存在”:是宇宙的本体,实在,唯一的、不动的。没有缺陷的,非实体,非物质。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他试图抛开表现形态,寻找永恒不变的本原。)唯理主义倾向:理性不以感官为基础。对立面的“混合”,造成了事物的生灭,从而有运动和变化。但是他把这些对立面割裂开来,成为两个领域。“存在说”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先驱。芝诺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把思维对运动的反映的一个方面——间断性加以片面地夸大、绝对化)

麦里梭

存在的时间性

存在是无限的

无限才是完满的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火水土气。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爱”和“憎”: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原动力,机械的外因论。流射说:人们的思想、感觉都是凭借元素的结合而进行的,一切事物会流射出某些东西来,感觉就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东西与人们的感官的孔道相结合而产生的。理性、思想可以超过感觉的界限。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种子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体积无限小。万物由各自的种子构成。种类上的差异正取决于构成该事物的种子中占优势的那种性质。每一件事物既是“一”同时又是“多”。产生是混合,消灭是分离。这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奴斯”说: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是运动的起源,又称为“心灵”。是外部推动,机械论。(第一推动的雏形)。奴斯和任何个别事物不同,它不和别的事物相混,是独立自在的;是事物中最稀最纯的,它能认知一切事物;奴斯是运动的源泉,宇宙各种天体都是由奴斯推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东西都是由奴斯安排的。

留基伯

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即原子组成。宇宙间的原子数是无穷无尽的,它们的大小、形状、重量等都各自不同,并且不能毁灭,也不能创造出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宇宙观:一切事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是在性质上没有差别,都是相同的。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万物的差别是由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造成的。灵魂原子精细,聚合时,散布于全身;分散时,灵魂消亡。(首先,只是一种猜测,其次,是一种朴素的观点,不能把精神和物质分开;再次,含有很多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由于排斥偶然性,必然成为抽象的。而必然形应该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影象说: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素朴的反映论。

德谟克利特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政治: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调和阶级矛盾。幸福:是节制的享乐和灵魂的安宁。

伦理:人的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善与恶都来自灵魂,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神不过是一种“形象”,并非不死。不必恐惧,不必悲观,不要盲目崇拜,相信自己。人的物质需求或欲望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首先,他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发展,又错误的把一切都看作相对的;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万物的存在与否、性质形态都是相对的,完全取决人的主观感觉。(约定论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离开了动机与效果统一的道德标准,单纯强调效果是错误的)高尔吉亚否认事物的存在及其可知性。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

3、即使有物存在又可知,也不可能把这样的知识传授给别人。

(出发点是反对爱利亚学派的唯心主义的“存在”说的,也是反对爱利亚学派否定感觉的唯理主义思想的。但是他没有把“存在”与唯物主义的存在区别开,陷入极端的不可知主义。但是涉及了思维与存在、思维与语言、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这样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德性就是知识

知识,是关于善的本性的一般知识,是理性。苏格拉底认为,“善”代表“德性”,“理性”代表“知识”。所以尽管人人都有“德性”,但这并非与生俱来,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发挥自己的德性。因而行善的美德必然具有理性的品质,表现为理性的行为。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3)形式:对话和问答。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归纳法。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一种揭露矛盾的辩证法。柏拉图从思想渊源上讲,除去苏格拉底,还有毕达哥拉、爱利亚派,赫拉克利特。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

2、“摹仿”说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理念论的本质及其认识论根源把事物的一般概念绝对化,把它们变成脱离具体事物并且先于事物存在的精神实体。带有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宇宙生成说理念的模样印于这混沌的“物质”之上,就形成宇宙万物。巨匠的作用。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否定感觉所包含的绝对因素,即感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思维的抽象作用往往掩盖了它对客观世界和感觉经验的依赖。灵魂学说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二)灵魂回忆说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概念辩证法是苏格拉底“精神接生术”的进一步发展,从理念出发,完全依据理念,通过揭露理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无矛盾的善的理念。相互矛盾的理念也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泰勒斯是自然哲学的创立者,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的创立者,柏拉图是第三哲学(概念辩证法)的创始者。德性和理性理性(智慧)——意志(勇敢)——情感(节制)——正义(三者融洽)当各部分和谐结合,就是一个有德的人。理想国统治阶级(智慧)、武士阶级(意志)、劳动者阶级(节制);神用不同的金属造出三种人。是唯心史观和奴隶主贵族理论评价: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各唯心主义派别、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都直接继承柏拉图。文艺复兴和近代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也同样利用、改造。小苏格拉底学派及柏拉图学园派犬吠学派美德就是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的欲望的知识。反映了穷苦的自由民对奴隶社会现状的不满,表现了对当时希腊“文明”生活的厌倦。带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倾向。昔勒尼学派主张感觉主义。快乐在于感觉,(列宁:把作为认识论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的感觉混淆起来);但是纯粹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对生活应该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影响了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麦加拉学派把苏格拉底的学说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结合起来了,知识只能是关于“存在”的知识,唯一的“存在”就是“善”。柏拉图庄园派老期学园:理念是数;中期:引入怀疑主义;新学园:混合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派。亚历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实体说

(1)“实体”的含义: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抽去了具体规定性的最一般的物质,这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物质概念。但是仅仅是完全被动的东西。目的因实质上是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有目的的活动强加给客观自然界,从而歪曲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四因可归为二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质料和形式是不能分离的,质料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形势是积极主动的,是在先的,是运动的源泉,任何事物的自然本性在于其形式。(朱熹:理为气先)潜能和现实说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就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质是起点,形是终点。从潜能到现实的过渡就是运动。否认生物的生成与发展是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否认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用形式逻辑的抽象同一性,来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他认为质料没有能动性,所以不能成为一样东西的本性,只有形式才能成为一样东西的本性。关于运动、时间、空间运动分类:本质运动、数量运动、性质运动、位置运动。空间是一个围绕它物的物体与一个被围绕的物体之间的“界限”。虚无一物的空间是不可能的。

时间是运动先后的一种表现,是运动的度量,是永恒的。这使经验哲学家大伤脑筋。

宇宙说和生物阶梯说地上的东西是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每种元素包含两种基本特征。天上的东西是以太元素组成的。地心说。离地球最远的恒星外面,有“神”,是无物质的形式。目的论指导下的生物阶梯说。整个生物界就是按灵魂的高低形成的一个阶梯。生物没有进化的过程,物种不变。感觉和灵魂(列宁:亚历士多德对于认识的客观性没有怀疑。对于理性的力量,对于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性抱着天真的信仰。并且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即概念与感觉得到的个别对象、事物、现象的实在性的辩证法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人能主动“回忆”过去的事情,是因为人能形成经验。人具有理性的灵魂,具有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

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灵魂是蜡块,思维对象在心灵上留下痕迹。灵魂包含两部分:一是受动的理性或被动的理性,另一是能动的理性或创造的理性。能动的理性是“神的理性”,是从外部进入灵魂的神圣精神,人死后,就回到神那里去。逻辑学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推理的格和规则的学说。提出范畴学:十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或领有、活动。谓词表:定义、种、属差、属性、偶性。谓词分为两大类:属于定义的部分和不属于定义的部分,前者是本质规定,后者是非本质规定。谓词又称为副范畴。但是经常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来反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人是政治的动物,国家高于个人。“中等阶级”执政的整体。好的政体:君主、贵族、共和;坏的政体:橬主、寡头、民主。行德和知德:伦理学只是政治学的分支,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中间才是美德。行德:实践智慧。知德:理性智慧。思辨的沉思活动乃是神圣的生活,是人的最高幸福。(奴隶主)狄奥弗拉图斯火不是一种元素,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的形式。物质自身运动,反对目的论。

(三)古罗马哲学时期

(六)伊壁鸠鲁原子说宇宙是由形体和虚空组成的,形体中有些复合物,而有些是构成复合物的东西,也就是原子。原子除了有大小和形状的区别外,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因为原子有重量,它在虚空中必然要往下降落。原子运动会发生偏离。(清除了由于片面强调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宿命论,原子偏离说是他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政治观的哲学基础。偏离说为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找到了理论根据。)性质也是对象本身具有的,克服了德谟克利特的约定轮。更强调感觉的作用,不仅是认识的的起源,而且是判别真假的最后标准。但并不排斥理性,他认为理性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感觉不到的那些更精细的知识。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主要观点: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七)卢克莱修自然哲学: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永恒的世界,事物的产生、存在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有严格的规律性。无物能从无中产生,无物能归于无。原子在一定时期内聚集或散开就表现了自然的规律性。虚空就是一种空无一物而且不能触及的空间,是运动的条件。如果没有偏离运动,原子之间就不会撞击。宇宙无限,世界无限多。社会哲学:宗教所宣传的对死的恐怖是人类不幸和罪恶的根源。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在于理性的进步,因为理性能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八)斯多亚学派学说中心是以宿命论为主导思想的伦理学。逻辑学和认识论白板说,感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清楚明白)提出复合命题(假言命题)的四种假设情况。把十范畴改为四范畴:实体、性质、方式、关系。自然哲学利用赫拉克利特关于火和逻各斯的学说,又把它们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揉和在一起,并且用唯心主义甚至有神论来歪曲唯物主义,引出循环论和命定论的结论,作为他们伦理学的基础。接受亚里士多德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的思想,指出一切东西都是有形体的,神和人类灵魂也有其形体,神和灵魂也是真实存在的。神就是原始的火,原始的火就是普遍的理性,普遍的逻各斯。世界大火和世界轮回说。他们称必然性为“命运”。伦理学基本概念是“自然”,准则“顺其自然”。人是一个小宇宙。人是神圣的火焰中飞出来的一个火花。所以,应该按照本性生活,就是顺应自然。服从命运,服从神的意志。我们要节制激情,而且要断激情,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存天理,灭人欲)阶级调和论。人都是神的儿子。怀疑主义学派皮浪:通过否认知识的可能性来达到“不动心”、不受干扰的理想生活。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最高的善就是不做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柏拉图学园(中期)怀疑主义任何命题或判断都无所谓真假,我们不能确定一样东西,确定的知识是没有的。罗马怀疑主义进一步发展皮浪学说。不能有自明的真理,所以推理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评价:怀疑主义虽然认为一切都可疑,但是因为人不能因此而停止活动,所以他们主张人仍应遵循国家的法律、社会习俗和宗教仪式。折衷主义学派(西塞罗)接受斯多亚派的主张,又把它和怀疑主义结合起来,反对伊壁鸠鲁派。神秘主义犹太——希腊哲学家斐洛上帝(神)是绝对超验的存在物。逻各斯是上帝的作品。人应该通过理论上的沉思,从肉体中,从自身的邪恶中拯救自己。新毕达哥拉主义提出“流溢”概念。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太一、流溢、灵魂解脱说世界的本原是太一,世界万物从太一流溢出来,——努斯——世界灵魂——个别灵魂——物质世界。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太一,灵魂必须净化,消除一切肉体欲望。基督教的产生斐洛是基督教的真正父亲,而斯多亚派的塞涅卡是叔父。

第二编:中世纪哲学

(一)教父哲学

(九)教父哲学基本内容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来世赏罚说、天启说德尔图良上帝用发出“话语”的办法,也就是借着“逻各斯”或“道”进行创造,就是所谓的圣父生出圣子、再由它里面生出“话”来的阶段,,最后圣子以“圣灵降孕”的办法,取得肉身。奥利金因袭柏拉图上帝——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奥古斯丁第一次从哲学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教义上帝和人首先,上帝是不变的。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上帝的第二个神性就是创造。我疑故我在,首次开辟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再次,上帝是永恒的。时间是主观的、时间存在于进行回忆、考察和期望者的精神之中。最后,上帝是全善的,不仅在于他是最实在的,因为也是自明的,而且还在于和平和安稳。邪恶的东西,不过是实在和善良的匮乏,是每一种被造物不可避免的结果。积极主张“三一论”。坚持原罪说,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先驱之一。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尘世之城:地域以及现实世界。上帝之城:永恒的幸福和大公教会。教会和他的成员都是基督的肉体,没有谁能在教会以外获得拯救。在亚当堕落之后,人们就需要用法律和权威来进行严厉的约束,肉体是对我们罪恶的惩罚,罪恶的统治者也是一种惩罚,反抗他们就是反抗上帝。国家必须从属于教会。

(二)经院哲学

(十)唯名论与实在论十二世纪前,经院哲学家借用的思想资料主要是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十三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从东方回到西方,经院哲学家就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工具,从概念到概念,用抽象概念的定义、区分、排列和组合的方法,特别是用三段式演绎法,为基督教辩护。争论的焦点1、种和属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

2、如果他们真实存在,它们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

3、他们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外,还是感性事物之内?基本观点唯名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没有一般。极端唯名论:不仅客观,主观也没有(罗瑟琳);概念论:是概念。(阿拉伯尔)

实在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极端实在论:(安瑟伦)温和实在论:“实体形式”(隐蔽的质)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内,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阿奎那)唯名论也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否定了一般的客观内容,从而给主观唯心主义开了方便之门。唯名论,特别是后期唯名论,是同自然观和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萌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唯名论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它是英国唯物主义者理论的主要成分之一,又被贝克莱、休谟等主观唯心主义所利用。社会意义首先,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否定渗透于各个国家的罗马“大公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并表现出拥护各国君主的意思。其次,唯名论的观点意味着被教会认为是普遍性的教条或教义也是不真实的。原罪不需共同负责。(本人非常赞赏)第三,个别人的信仰可能比教会的信条更可靠,人的救赎不一定通过教会。最后,既然个别是真实的,人的眼光应该从彼岸世界转向现实世界,重视个人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安瑟伦“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从哲学上讲,安瑟伦的证明不过是把人的主观意识中存在的一般观念,作为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再从观念推论出现实中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贴了新标签的柏拉图主义。早期唯名论者贝伦加里除了实体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而实体只能是为感官所感知的东西。罗瑟琳一般没有客观实在性。“三位一体”的上帝是没有的。阿拉伯尔个人的信念和良心是伦理中最重要的东西,他把行为的动机和效果割裂开来了。综述:两者都犯了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都没有把人的认识看成一个矛盾的运动过程。如果使认识局限于个别印象,把现实世界机械地分割为没有联系的片断,那么,偶然的表面的东西就会代替本质的东西,“一般”就会变成意识的抽象产物,这就是唯名论之所以失足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一般”同整个过程割裂开来,那最简单的概括,最基本的概念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就可能使幻想脱离生活。在片面的夸张“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就会导向唯心主义。实在论者正是片面的强调“一般”,把它绝对化,变成单个的存在物,回到柏拉图的老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把认识理解为一个过程。“列宁:对立面(个别和一般)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管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等等。”(十一)托马斯.阿奎那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1)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2)认为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3)认为“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托马斯的“形而上学”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在他的“形而上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2)认为存在高于、由于和先于本质。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五)托马斯的认识论感觉论理智论意欲论1、感觉论托马斯的认识论与他的实体学说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论及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形式——感觉。(1)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知识开始于感觉。他说:“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确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因此他认为感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误的。(2)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感觉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根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听觉、嗅觉、尝觉、触觉五种,其中触觉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的外感觉。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它是对外感觉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2、理智论托马斯是把理智活动看作比感觉活动更高级的认识活动来论述的。(1)认为理智活动以抽象形式为对象,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2)认为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抽象活动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3)认为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称,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是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3、意欲论(1)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为。(2)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则是意志。很显然他认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3)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的本质。(六)托马斯的伦理学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果。(1)认为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2)认为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基本德性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七)托马斯的政治学托马斯的政治学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十二)反托马斯罗吉尔.培根(实验科学的先驱)

对于“共相”问题的争论,他主张个别事物是客观的,自身存在着的,并不是从共相(一般)中引出来的

论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培根认为在下面四个方面造成了人类认识的障碍,导致错误的认识:(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的榜样”)(2)因袭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对新学科内容的设想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实验科学培根在哲学的学科组成中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新学科,他因此也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实验科学”的人,他极力地推崇实验科学,不仅从理论上向人们阐明实验科学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很多有用的设想,可称之为实验科学的先驱。邓斯.司各脱

强调实体总是单个物体,共相不能离开单个物体独立存在经验主义感觉论:白板说。论形而上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的区别司各脱对形而上学与神学在各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从而严格地区分了形而上学与神学,这对淡化神学对哲学的影响,使哲学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认为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是者”有两种样式:作为上帝的无限存在和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于有限与无限是非连续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从有限存在去推理、证明无限存在。他在此说明了哲学并不能完全对上帝进行论证。(2)认为神学不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对神学来讲是先设定的存在,神学的对象是上帝的属性。(3)认为形而上学虽然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属性的知识,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属性的知识。(4)认为人的理智属于有限存在的样式,上帝的理智属于无限存在的样式,两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达不到神学的高度。(5)认为上帝的属性只能是信仰的对象,神学是信仰的学问,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个性学说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1)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2)认为决定实体个别性的是在实体中的“个性”要素,个性是“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本性”。(3)认为个性是决定实体的终极因素,是没有性质解释的,在逻辑上是不能被定义的。(4)认为形式、质料、个性共同构成事物的实在本质。

论自由意志在司各脱的思想中,有关于意志的无限支配作用的阐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义的特征。(1)认为上帝具有无限的理智和无限的意志两个方面,意志对理智具有自由决定的作用。(2)认为人的灵魂也有理智和意志两种功能,在两者的关系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威廉.奥卡姆奥卡姆剃刀:“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十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就是资产阶级文化,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人性论。主要强调自然属性。但丁人是高贵的,乃是由于他个人的品质,个人的高贵源于天赋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爱”论。彼特拉克对爱的歌颂和对荣誉的追求: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卜迦丘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只有道德的高低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人们应该用智慧去选择他们的信仰。瓦拉上帝虽能预见人所作的某些将来的行为,可是这行为不是在强制下干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是对立的。(萨特)彭波那齐人有三种智力:理论智力、实践智力、生产智力。这些智力都是会死的。但人可以由于德性而得到不朽。皮科:人的尊严人是万能的,他可按照他的意志做他所愿意的一切,他有他自己的尊严,因为他高于万物;他有他自己的价值,因为上帝创造人时,就把人放在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地位上。人的现实生活是重要的,因为人不是罪人,而是上帝创造他来欣赏自己的杰作的。爱拉斯谟人应该顺应与人的自然本性,放纵感情、情欲,使人热情奔放,无所顾忌。拉伯雷——资产阶级新人描写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倦地追求真理。蒙太涅——怀疑主义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愚昧无知。真正有学问的人就是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力求上进。自以为是是探索真理的大敌,对任何事物怀疑的态度都可以是人类的知识增长。由于我们总是以目前存在于头脑中的看法作为最可靠最正确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又经常在变化中,所以,我们的知识是相对的。(十四)文艺复兴时期(库萨的)尼古拉知识四阶段:感性——理智——思辨的理性——直觉的知识。无限的东西是不能认识,不能表达的。通过直觉,人的灵魂可以和无限的东西联系起来。布鲁诺人的认识有三个阶段:感性——理性——理智。事物最基本的因素是一种不可分的最小的“单子”,存在于物质之中的形式叫做“世界灵魂”,万物都有灵魂,都有生机,这就是布鲁诺的“万物有灵论”或者说“生机论”。但这种万物有灵论或生机论只是表达了宇宙是它自身发展变化,它并不要借助于外力或者外因。普遍的形式作用作用于物质是内因、也是外因。辩证统一。中道就是善,静观世事,避免激情,在矛盾中把握统一,从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小我可以死亡,大我永存。评论:布鲁诺的唯物主义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的最高发展。它吸取了古希腊的自发辩证法的合理的东西,并且改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秘主义,特别是库萨的尼古拉的辩证法思想,把它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因而给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锐意的武器。伽利略他的综合法并不是片面的归纳法,是从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大量事实材料出发,通过归纳和演绎而取得的正确的结论。伽利略的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特点表现在他对物质的看法上。物质由微粒(原子)构成,有一定的体积,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运动速度。另一个特点是把数学和机械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第一性的性质:大小、形态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第二种性质:色香味等,是主观的产物。马基雅维里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并且按照人们自私自利,以利益为诱饵,通过人们对私有财产的爱好来引导他们。利用人的弱点来统治。只要依靠武力,可以不讲任何道德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托马斯.莫尔快乐论:人在追求身体快乐意外也追求精神的快乐;人不仅追求个人的快乐,还要关心使别人也快乐。这都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十五)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运动:年1月30日、“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驱逐僧侣、捣毁寺院、平民暴动、翻译《圣经》。“因信称义”说: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因信称义”说消除了教会的权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个体性和内在性,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加尔文命定论:国家的法律是上帝意旨的表现,《圣经》是上帝的启示。人只要按《圣经》办事就行了,不需要教会的指导。资产阶级需要有一种理论来说明经济竞争的自由,但自由之中又有命中注定的规律。世俗政府也代表上帝的意旨,教会是上帝意志的精神政府。人们服从政权与服从教会是一回事。(恩格斯:他以真正的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使教会共和化和民主化。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的信条适合于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第三编:近代哲学与当代哲学

(十六)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

种族假象——从主观出发,把个人的“意志和感情灌输”在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中,并把它们强加于客观世界,从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洞穴假象——不同的人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错误。市场假象——语词的意义是根据俗人的了解来确定的,因此如果词语选择的不恰当,就会阻碍人们的理解,使人陷于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剧场假象——人们盲目信仰权威和教条,以及盲目崇拜历史上和现存的各种哲学体系,因而思想受到束缚,认识发展停滞。(虚幻哲学:诡辩派、理性派——亚里士多德;经验派——炼金术士;神学迷信派——柏拉图)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形式——具体事物内部的分子的结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含有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在物质的固有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唯物主义在他的第一个创始人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经验论和归纳法经验:第一,它对感性认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强调在进行观察和做实验的时候,要努力来收集许多在数量上、种类上、确实性上或者在某种适当方式上足够启发理智的材料。第二,主张认识应遵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路线循序渐进的发展。反对在科学发展中运用想象和假说的形式。归纳法:长期流行的是亚里士多德简单枚举归纳法。培根罢赛注意力主要放在为演绎得进行提供大前提的归纳法上。三表:1、本质和存在表:首先确定一种所要研究的性质,如“热”,接着收集具有“热”这一性质的若干例证,叫做“肯定的例证”,这种例证形成的表。2、相似情形下的缺乏表:选择一些同第一张表中的例证相类似,然而并不具有某种确定性质的若干例证。称为“否定的例证”。3、程度或比较表:选择一些同一性质下在不同的状况下,具有程度上的差异的例证。方法:首先进行排斥:依据原则:“任何相反的例证都可以推翻了关于形式的任何假设。”不存在某些具有所要考察的性质的例证的东西;存在于缺乏所要考察的性质的例证的东西;不能相应的随着所要考察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东西。在留下来的包含所要考察的性质的例证中,找出一些“能把所考察的性质赤裸裸的单独呈现出来”的例证。“热”——“运动”。前期是理性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运用的是归纳及综合的方法。(马克思: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穆勒的归纳法包括:契合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评价:重视归纳忽视演绎。(恩格斯: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培根的认识路线,带有孤立的、静止的特征。(十七)霍布斯专制政体的拥护者自然状态

人对人像狼一样。一切人对各自享有的自然权利的放弃,必须同一种使人感到“恐怖”的带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机构的建立相联系。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1)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动。(2)认为人类按照“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的自然律,必然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3)认为社会就是人类的契约生存状态,国家是契约的产物。(4)认为国家是伟大的“利维坦”,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了,并且消灭了培根唯物主义的有神论偏见。)他比较彻底地贯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把物体分为两类:“自然的物体”、“国家”。哲学排除神学。评价:只承认事物的能直接用数学方法度量的广延、形状等性质的客观实在性,而不懂得在各种物体中尚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刺激人的感官,而使人产生诸如颜色、声音、滋味等方面的感觉的相应的物理、化学、光学等方面的客观特性。认识论:(兼收并蓄的思想家)肯定人的一切认识来自感觉经验,但是又认为理性认识是人的“理智”凭靠理性的认识能力独自进行推理而来。符号论色彩:认识的记号,不是事物本身。评价:机械论倾向是霍布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培根的倒退。但是他提出的无神论思想和否定君权神授的社会政治理论,对于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又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十八)笛卡尔方法论

唯理论的理解的开始。1、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2、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3、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中表现为:(1)度量方法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即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之间在性质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2)研究顺序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以上两个方法特征也就是哲学的方法特征。4、认为科学方法的规则有四条:(1)“第一,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2)“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4)“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形而上学

在笛卡儿看来,“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普遍怀疑笛卡儿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1、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所谓可靠的基础就是说作为知识的基础的是符合理性的原则要求的,或者说是出自于理性的。2、认为怀疑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通过怀疑,发现现有的一切知识所赖以建立的基础都是不可靠的,都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3、认为被怀疑的观念包括:(1)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它们是感知到的现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2)关于我的身体的观念,它们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笛卡儿的这个对自己身体的存疑想法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庄周梦蝶”。(3)数学的观念,它们也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它们说不定是根本不存在,是“邪恶的精灵”恶作剧般的安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也就是说,数学的观念只要是没有经过哲学论证,我们同样可以怀疑它们,它们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论上帝和世界的存在笛卡儿认为找到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知识的基础原则后,接着的工作就是通过它来进一步推导出其他的结论了。1、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的结论,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或者说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2、认为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帝”观念。其次,他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最后,他认为“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它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如出一辙的。3、认为由于有了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的终极原因或保证,因此也可以推导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三条原理。笛卡儿是这样推论世界的存在的:他认为我们有一个“广延”观念,造成广延的观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心灵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不可能欺骗我们。因此,上帝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观念必定是真实的,我们也就把握到一个与广延相符合的实在世界。

心物二元论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同时肯定了作为思想的实体和作为广延的实体的存在,在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通过结合在人身上的心灵与身体来阐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论思想。1、认为实体应定义为“一个不以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上帝毫无疑问是实体,心灵和物质如果除却了要有上帝作终极原因这一点因素,它们也是实体。2、认为心灵的本质属性思思想,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3、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不能相互作用,产生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一致的原因是人脑部的“松果腺”。(十九)斯宾诺莎基本特征:以道德的“至善”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核心。极度推崇几何方法。“自因”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实体——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1、实体在数量上只有一个。2、实体是“自因”。3、实体无限。4、实体永恒。属性论:能被人认识的属性只有两种:思想和广延。带有物活论色彩,但也是为了反对与克服在理论上陷入困境的笛卡尔的二元论。样式论:样式——实体的各种特殊状态。神是万物的存在因,但是,具体的有限之物并不是从无限的实体直接派生而出,而是导源于其他具体事物。(恩格斯: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他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得了。)两种因果联系系列学说:具体事物之间存在着广延(物)方面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因果联系系列。评价:1、把实体与样式的关系,看作是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但在具体解说时,他又总把二者割裂开来,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真正具有辩证的意义。2、关于具体事物处于因果联系之中的思想,不免陷于外因论之中。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自由——属于那些行为受“理性”指导的人。并没有把自由与必然对立起来,而是统一,把自由看作是对必然的认识,对欧洲近代哲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唯物主义的唯理论知识分三种:感性、理性、直觉。感性知识:分两种:由“传闻”得来的知识和由“泛泛的经验”,既由自己的感官、想象得来的知识。皆不可靠。真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觉知识。理性经由推理而来的间接知识,尚不绝对可靠;直觉知识是由理智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所得,不需要推理和证明,也不需要其他知识作媒介,绝对可靠。直觉知识又称作“真观念”。自由学说斯宾诺莎的自由观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1)认为由于自然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任意的自由。(2)认为自由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也就是说,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就如上所说,是幸福的。后人把他的这个自由观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有自由是“知天命”的说法。

人性论斯宾诺莎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也就是把握自然的生活,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界的知识,而且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把握。认为把握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自由的前提。(1)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2)认为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他尤为强调后者,称之为自我完满。(3)认为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自发的叫嗜好,自觉的叫欲望。欲望又分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爱是伴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因此,伦理的善恶观不是先天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感觉而言的。(4)认为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的关系,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就应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二十)洛克一方面论证刚建立的立宪君主制度,同时也对已被推翻、但有可能复辟的封建制度进行斥责。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洛克的自然状态:和平、自由、平等和个人拥有自己财产的状态。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对外。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从而他们与社会的其他成员也就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对外权应该与执行权有一种人掌握。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马克思: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的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洛克则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1、驳“普遍同意”论第一,即使存在“普遍同意”,也不能证明有什么天赋的东西;第二,实际并不存在普遍同意的东西。2、驳“理性发现论”初能运用理性的时候并不就是我们知道这些公理的时候;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同意,以理性能力的运用不可分的这种情形,倒只能证明认识是后天而非先天的。详细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经验的形成除了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来源之外,还有另一来源:对内心活动的“反省”。

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1)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认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它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认为洛克关于“潜在的观念”的自相矛盾性的分析是表面的,是他不懂得“天赋观念”的真正内容造成的。(2)认为经验虽然对于知识有作用,但是它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为经验无论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验科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其作用都是有限的。(3)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只是知识的机缘,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洛克的双重经验说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洛克的观念分类说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洛克的知识论1、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2、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1)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关于观念存在的知识。(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3、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4、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社会契约论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特点是:1、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德享有自然权利。2、认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3、认为由于财产权的冲突,人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甚至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订立社会契约是人们为避免冲突的严重后果的手段。4、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之外的一切权利是不可转让的。5、认为接受大家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也受契约的限制,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利。6、认为国家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应分开,属于不同的权力主体。立法权是高于一切的权利。

(二十一)莱布尼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单子论(具有万物有灵论色彩)单子——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的东西,因此它不是物质性的存在物,只是精神性的实体。单子对其他单子和由单子构成的事物能进行“知觉”或“表象”,而且不同的单子具有不同的知觉或表象能力。其中被包围在中间部位的单子的知觉能力最高,对其他单子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便由这一单子决定。从狭义说,只有处于支配地位的单子才被称为一事物的“灵魂”。单子性质:构成上帝的单子属于最高的等级;第二是构成人的灵魂的单子,具有“意识或理性”,不仅能知觉和认识被上帝创造的现实世界,而且能通过反省的方式认识自身。不仅如此,它还能表象和认识上帝。第三等级是构成人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单子,具有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力,但却不具有意识,称为“普通单子”或“灵魂单子”。最低等的单子是那些构成植物,特别是构成无机物的单子。只具有模糊的知觉。每一单子都是一个封闭而又孤立的系统,然而从整个世界看,单子与单子之间,以及由单子构成的复合物之间又有联系,不然的话整个世界就不会那样和谐。前定和谐。承认有一种具有“能动性”,又构成万物的精神性的实体的存在。要说明世界上客观存在的质的多样性,就必须着眼于从质上看问题。单子论中的辩证法思想1、肯定事物具有质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而且包含着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符合辩证发展观的思想因素。2、单子是一能动的实体。3、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一切实际事物的存在及其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都看作具有偶然性,只有发生于“纯粹的观念”中的事,即数学逻辑才具有必然性。4、单子是“一”与“多”的统一。多——知觉。5、单子具有无限的表象能力的思想触及到辩证法关于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观点。局限:单子只具有质的特型,不具有量的特性。——自然从来不飞跃。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强调天赋的观念或者原理的“潜在”性,需要在感觉经验的诱发下,对潜藏在头脑中的观念和原理多多进行思考,使其不断变的明晰和清楚起来。——认识不是一下完成的,是一个发展过程。影响: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形成就是同对莱布尼茨的认识论的批判继承分不开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产生了影响。

莱布尼茨的神正论莱布尼茨认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造成对神的不利的情况的。相反,他应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1、莱布尼茨根据逻辑规律包括充足理由律的主张,认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即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主两个层次上。结果现实世界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存在,而且是最好的的世界。2、对于在最好的世界中会有恶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3、认为“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他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4、认为“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5、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帝的报偿或惩罚。而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二十二)贝克莱哲学特点:哲学与神学紧密结合。披上经验论外衣,吸取夸大利用洛克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因素。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1、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2、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3、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显然地把观念与观念的基础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对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的攻击1、歪曲利用洛克的第二性质学说和感觉的相对性。2、玩弄诡辩,力图瓦解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所谓“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哲学认识论所说的我们人的正确认识是同他们所反映的事物“相似”或存在“对应”关系,并不是就形态上而言,而是内容上的相似。)所谓“非能动的东西”不能“成为一个原因”。所谓用物质不能说明观念产生的“过程”。3、在“抽象”问题上做文章,妄图取消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贝克莱的视觉理论贝克莱还通过对物体的“广延”属性的批判来反对唯物主义,其批判的基础是他建立起来的视觉理论。1、他认为视觉与触觉的对象是不同的。视觉的对象是光和颜色。触觉的对象是广延。2、他认为感觉是复合的,视觉和触觉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视觉的“图像”(光和颜色的混合)包含了对触觉对象的判断,触觉的“印迹”(广延的观念)存在视觉对象的提示。3、认为由于图像的提示作用,久而久之视觉中就形成了对广延的的联想,这种关于广延的观念则依赖于心灵的的想象。4、认为建立我们的图像与印迹的联系的“自然作者”是上帝。贝克莱显然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是主观主义的空间观。贝克莱论精神实体的存在贝克莱以经验论的原则把物质实体看作是没有必要的假设,但是他并没有在他的哲学中把这个原则贯穿始终,在讨论是否有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上,他突破了经验的限制,肯定了精神实体的存在。看来他只要为了符合宗教信仰的需要,可以不管自己的理论是否能自圆其说,采用不同的建立标准的。他既然可以说物质是一个假定,那么他的精神实体又何尝不是一个假定。贝克莱把精神实体分为无限的精神实体和有限的精神实体两种,它们分别是上帝和个别的心灵(“自我”)。1、贝克莱关于心灵实体存在的论证(1)认为感觉要有主体,因此心灵是存在的。(2)认为观念的产生不能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因此要在观念之外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3)认为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而观念的存在是持久的、连续的,因此在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2、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1)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2)认为人的观念的真假的差别证明了它们有一个外因,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3)认为我们关于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它们只能出自于上帝(二十三)休谟人类最初状态就是社会性的,“自然状态”只是虚构。社会上产生“纷乱”的主要原因是财产。自爱与爱人相结合:为每个人及其近亲的利益算计的话,问题还应同时包含另一方面,这就是遵守争议规则,维护而不侵犯他人的利益。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休谟把洛克的经验对象“观念”改称为“知觉”,通过对知觉的分析论述了经验论的原则。(1)认为根据知觉呈现出的性质不同,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两类:印象:印象分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是原初的,来自不可知的原因。反省印象是直接从感觉印象得来的,或通过插入的观念,间接从感觉中得来的。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2)认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包括想象、回忆)的差别,心灵对它们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相同的。(3)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同洛克一样,休谟也认为知识是关于观念(知觉)之间关系的知识,并且对知识作了区分。(1)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过观念而变化。(2)认为知识相应也分为两类: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的知识。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观念以外的经验做出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3)认为关于观念关系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但它可以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4)认为除了以上两类知识,没有任何知识。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休谟从彻底的经验原则出发,否定了任何实体的存在,不过他是以不作判断的态度来处理的。(1)认为物质实体不可知的。(2)认为心灵实体是不可知的。(3)认为上帝及其属性是不可知的。论因果关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之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4)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人性的东西,是人的“期待”的心理状态即“习惯”使然。人以为按因果关系行动,实际上是按习惯行动。因此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二十四)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皮埃尔贝尔

怀疑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他是“使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贝尔的思想特点是怀疑论的,即以怀疑论作为理性批判的武器,针对宗教神学,指出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他通过怀疑论而得出的两个结论观点:1、认为理性和信仰应分开,信仰和理性为“双重真理”。2、认为道德与宗教也应分开。他认为道德的基础不完全是信仰,理性对实际环境和行动后果的算计也可使人趋善避恶。认为中国就是一个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贝尔的观点对于当时来讲当然是惊世骇俗的。伏尔泰:理神论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宇宙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者;有限的物质的运动和引力需要上帝给与;思维需要上帝置入到物质中。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上帝犹如一位建筑师。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他说:“即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制度外因论: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气候和土地等地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国家疆域的大小也决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立法权、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卢梭卢梭论自然状态卢梭也在人类社会以前划出一个“自然状态”,他的所谓“自然状态”的特点:1、认为自然状态指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的全部欲望是肉体需要,没有理性和观念,具有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善良的本能,以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2、认为自然状态的人还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和平等。认为人对自然有服从或反对的自由,并意识到这种自由。卢梭名言:“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3、认为自然状态既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原因就是人在生理上是不平等的,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不同的自然能力,在技巧、知识、声誉、分配等方面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最后到达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论社会的不平等与平等首先,卢梭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是从天然平等向社会不平等的过渡。关于人类的这个第一个过渡,他主要的观点有:1、他虽然认为不平等的产生根源于人性的自然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生产和生产技术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产生。2、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3、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确定。(2)第二阶段:官职的设置,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政权。(3)第三阶段:合法的权力变为专制,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在卢梭看来,人类的第一个过渡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因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必然物极必反,暴君要被暴力所推翻,社会开始新的平等。卢梭认为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是从社会不平等向社会平等的过渡。关于这个第二个过渡,他认为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重新使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在这里卢梭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社会契约论,他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第二次社会契约与第一次社会契约不同。它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2、认为这次的社会契约进行的权利转让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种转让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自由权不会因转让而被剥夺。3、认为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既不是霍布斯说所的有绝对权力的“利维坦”,也不是洛克所说的只有有限权力的政府,而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卢梭的“公意”概念有两方面的性质:(1)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是集合概念。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2)它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它是包含着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自由和服从的辩证统一的概念。卢梭的社会不平等与平等论具有为革命辩护和倡导人民主权的民主制度的实践意义。卢梭的良心论卢梭是性善论者,良心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而且也是知识的原则。他的良心论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2、认为良心在知识和理智活动领域起着判别真假是非的规范作用。3、认为良心在道德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是消极的感觉,而是具有趋利避害、向善背恶的天然倾向。孔狄亚克孔狄亚克的哲学也是自然神论,但是他的理论的特点是对洛克的经验论的宣传和感觉主义的解释。1、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2、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惟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拉美特利物质是唯一的实体:发展了笛卡儿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整个宇宙中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物质实体是自行运动的,除广袤之外,运动也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人是机器,思想是有机物质的特性:人的一切活动就是机械运动。人高于动物是由于“教育的奇迹”。思维是脑子的特性。爱尔维修主要贡献在于全面地提出了反封建专制和天主教教会的社会政治伦理学说。(马克思:爱尔维修也是以洛克为出发点的,他的唯物主义具有真正的法国的性质。爱尔维修也随即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感性的印象和自私的欲望、享乐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人类智力的天然平等、理性的进步和工业的进步的一致,人的天性的善良和教育的万能,这就是他的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人身上的肉体的感觉就是道德的基础。“自爱”是人的本性,是永恒的、普遍的。公共利益乃是美德的基础,真正的美德是“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很紧密地联系起来”。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精神上产生差异都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是法律和政治制度。法律的完善与不完善完全取决于立法者。“人的观念决定环境”。——英雄史观。狄德罗自然是元素的组合元素就是异质物质,也称“分子”。“上帝”是多余的。异质物质——量与质相结合的观点来解释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从而使他的唯物主义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分“移动”和“激动”。“激动”是分子内部的力,不会消耗,是永恒的。根据运动是绝对的原则,论述了自然界处于永恒发展的观点。思维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迟钝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感受性”并无鸿沟,无机界可以过渡到有机界。自然界一切相互联系,因而可以互相过渡。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唯物主义反映论三种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继承发展了培根的路线,力图把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实验结合起来。(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事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社会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和契约,所以这种权力是有限的。

霍尔巴赫物质——物质一般的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的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物质的那种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造成的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把因果律与必然性完全等同起来。(恩格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的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克思: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二十五)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梅叶伏尔泰读了《遗书》,因其激烈的政治主张被“吓得发抖”。梅叶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村舍联盟。人民只有靠自己的暴力革命来实现。提倡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宗教支配我们的良心,国王支配我们的肉体和财产。物质运动有时是盲目的、不合规则的运动,这就形成了丑恶的事物或不完善的事物。摩莱里人们个别地而又集体地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状态之中,人类的“黄金年代”后来被私有制社会代替了,其根源是人口的增长。“共和国”没有切断私有制的根。基本法:1、社会上所有的东西,除了个人实际上用于生活需要、用于享乐、或者用于日常劳动的物品之外,一律不得专门属于任何人作为私有财产。2、所有公民都是由公费维持生活和工作的公家人。3、所有的公民都要按照自己的体力、才能和年龄为公共利益贡献一份理想。马布利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照人的本性生活着,人的本性就是“利己主义的自私”。自然使人有了需要,为了满足需要,彼此都感到必须相互善意相待。以斯巴达为榜样描绘她的理想社会。小结:运动早期提出怀疑论和自然神论,随着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哲学转向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坚持物质第一性以及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原则。但是片面地夸大了必然性,否定了偶然性的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但是,他们不了解社会实践,因而也不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仍属于狭隘的经验论,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映论。反宗教方面,错误地认为只要进行无神论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就能消灭宗教,这是一种肤浅的、狭隘的文化主义观点。力图在社会历史领域用唯物主义说明社会问题。并以“人性论”为基础提出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还提出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以批判封建的禁欲主义。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总之,他们贯彻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并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近代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局限性: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在社会科学领域保持唯心主义。

(二十六)德国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是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普鲁士精神——其主要的特征是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封建的政治统治占绝对优势,封建势力压制文化的发展,宗教成了政治统治的工具。(恩格斯:这种热情是德国式的,它带有纯粹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且只是对法国革命的理论表示的。所有这些当初为革命欢呼鼓舞的朋友现在都变成了革命的最疯狂的敌人。)年欧洲各国战胜了拿破仑,召开维也纳会议,成立了德意志联邦。自然科学从主要研究以力学为中心的机械运动,发展到研究物理运动、化学运动与生物运动的领域。与自然科学向深广方面发展相结合,人们形成了整体的观念。费希特在发展康德的唯心主义的时候借助于包括贝克莱在内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体系;谢林则借助于斯宾诺莎的哲学、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材料以及包括布鲁诺和柏麦在内的神秘主义理论资料,提出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般特征1、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唤起民族的觉醒,争取政治上的统一。2、哲学思想并不一致。3、社会历史观点或文艺作品有些带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4、在社会历史观点上受到人性论与人道主义的支配。5、具有妥协性和两面性。莱辛他认为除了斯宾诺莎,没有别的哲学。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永恒的存在的、不受神的干预而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的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是外在条件,即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各个民族在热情、才干和能力上的差别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任何一种宗教都同时即是真的又是假的。但仅仅是争取人道的高度发展的人类道德进化的一个小阶段。“天才”——有创造性、充分自由发展的人。赫尔德尔受卢梭“回到自然”与文艺对社会的发展有害等观点的影响。一方面他以唯物主义的精神研究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批判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表现出来的先验论与不可知论,另一方面他在“狂飙突进运动”制造理论根据时却又借助于天才论和灵感说。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继莱辛之后,论证了文学艺术应该从人民中来,并使他为人民服务。席勒“游戏冲动”——人有“感性冲动”与“游戏冲动”。感性冲动代表感性对象、物质或材料得一方面,而形式冲动则代表理性的认识能力或形式一方面。理性的认识能力把形式加之于材料,使形式获得内容,使人成为“物质存在”,这就是“感性冲动”。另一方面,材料获得形式,使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里表现出和谐和规律,这就是形式冲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借助文化教导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统一,人就“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自由”。这种情况在经验中出现,社会在人的身上唤起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就是“自由活动”而没有任何的强迫。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审美教育是把感性的人改变为理性的道德的人的一个中间环节。人在他的物质状态里只服从于自然的力量,人在他的审美状态里就摆脱了自然的力量,人在他的道德状态里则控制着自然的力量。审美把自然改变为道德。歌德浮士德追求满足,但满足就是毁灭,就是死亡。资本主义追求自由,但自由之中包含了欺骗与压迫。歌德的《浮士德》就是这样贯穿着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充满了的矛盾,从而表达出他的自发辩证法思想。浮士德遇到对立面——恶魔靡非斯特非利司,但是这个矛盾之上还有个对立着的矛盾:天使与恶魔。这种矛盾实际上是善与恶的搏斗,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搏斗的反映。歌德在这里揭示了神学与理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封建黑恶势力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进取精神的矛盾。形象说明了事物是在矛盾中向前发展的。有矛盾才有事物,没有矛盾,感到满足,就走向死亡了。否定的方面与肯定的方面在矛盾中有同样的意义,恶魔这个否定的因素在发展中也有它的作用。浮士德经历了一切的恶才走向满足,走向善的胜利。

(二十七)康德康德的主要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年)、《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论文、年)、《纯粹理性批判》(年)、《实践理性批判》(年)、《判断力批判》(年)、《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年)、《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年)、《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年)、《道德形而上学》(年)三、康德的前批判时期的思想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分界线,之前是“前批判时期”,之后是“批判时期”。总的来说,“前批判时期”的康德在哲学信念上是一个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心主义者,但作为一个理论自然科学家又是站在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立场上的,对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心主义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康德在“前批判时期”主要的思想成果是他提出了近代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宇宙自然发生、发展的学说——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的学说的意义:(1)由于康德坚持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力图从物质本身的运动来说明天体的形成,把宇宙看成是在时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推翻了自然界永远不变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有力的推动了近代辩证法的自然观的形成。(2)康德的“星云假说”所发动的自然观上的革命,是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目的论世界观的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为自然科学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3)他的学说对他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很有意义。由于他认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没有完全的、纯粹的理性,说明他认识到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这与他后来对理性进行进行批判的工作是一致的。康德的理论哲学(一)康德的“批判时期”哲学的基本特征康德的“批判时期”的哲学由三大“批判理论”组成,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所谓“理性批判”即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的全面考察。1、“理性批判”的缘由:据康德自己认为,他之所以要对人类的理性能力作一番考察,主要是受到了两个人的影响:休漠和莱布尼茨。(1)休谟的怀疑论给康德的启发。一方面他同意休谟的从经验论出发,认为没有客观的、必然的因果性的观点,因此过去一切“形而上学”有“独断论”的危险。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同意休谟的怀疑论的结论,因为数学和自然科学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不可怀疑的。(2)莱布尼茨的唯理论的影响:对康德的启发是,莱布尼茨认为理性本身有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或永恒法则,它们早已作为一些必然的关系潜在于感觉经验中并起着我们常常感觉不到的某种现实作用,理智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反省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它们,从而得到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理。这一启发使康德解决了他在休谟那里碰到的难题。使他坚信对理性能力考察的必要。2、“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1)把对认识能力的批判规定为哲学研究应有的出发点。(2)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物自体”的假设。(3)它力图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各种互相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二)康德的理论哲学的中心问题康德认为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一切问题都与之有关的中心问题或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1、什么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与他对知识的看法和判断的划分的思想有关。(1)他认为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只有那种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又能增加新的内容的判断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2、他通过对判断进行划分,然后推出了他的“先天综合判断”。首先他同意休谟对判断作“综合判断”和“分析判断”的区分,并且同意休谟认为分析判断是先天判断和必然判断的分析(休谟那里用“命题”表示判断)。但是他不同意休谟认为综合判断仅仅是后天判断和偶然判断的看法,认为休谟这样对判断的区分知识在逻辑形式上对判断的区分,没有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他认为如果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的因素考虑进来,还有第三种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指那些在内容和性质上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具有必然真理的综合判断。2、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论证思路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当然就要去证明它,说出它成立的理由。他先是举出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命题来说明,然后在进入到形而上学中去论证。他的论证始终是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来展开进行的,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问题,当然也是困扰康德的难题。这个问题可分开成两个问题:(1)哪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2)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能够给与经验(即知识)以普遍必然性?首先,关于对“那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的解决,康德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经验论派和唯理论派的看法,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因为他认为“先天”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因此先天命题就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先于经验而获得的东西,而是指那些为经验提供必要的前提的知识要素,即“普遍必然性”的要素。康德指出了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但是对形而上学命题是否先天综合判断,康德采取了两种回答方式,一是事实的回答方式,二是理想的回答方式。关于对“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能够给与经验(即知识)以普遍必然性?”问题解决,是解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关键,关系到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成立,因此康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形成了他的先验哲学。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在他看来具有为人类认识找出坚实的基础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实际上解决的是:

(1)纯粹数学何以可能?(2)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3)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或作为传统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三)康德的先验感性论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纯粹数学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1、什么是康德的“感性”概念(1)感性的定义:“通过被对象的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2)认为在感性中有如下三点认识:第一、感性产生表象要受到外部对象的刺激,刺激感官的对象叫“物自体”。刺激形成表象的材料是感性直观的后天因素。第二、感性产生表象要由对物自体的刺激做出反应的直观形式。直观形式是先天的。第三、感性接受的表象称为感性直观。2、什么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康德认为有两种:(1)“空间”形式康德关于“空间”是纯直观的形式的理由:认为“空间”形式使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2)“时间”形式康德关于“时间”是纯直观的形式的理由:认为“时间”形式使代数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3、康德在他的先验感性论中形成了如下几个重要结论:(1)感性直观(即感性认识)是感觉材料和直观形式的结合。(2)感性直观(表象)不是外部对象“物自体”,它形成了“经验”即现象,“物自体”因此不在经验中,不是经验的对象。(3)时间和空间虽然是先天的,但是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形式,因此也是实在的。康德的时空观在性质上是一种对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进行结合的时空观。(四)康德的先验知性论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1、什么是康德的“知性(理智)”概念(1)“知性”的定义:指为联系直观以思维对象的能力。(2)感性与知性的联系和区别:(3)知性也有自己的先天的纯形式。2、什么是康德的“知性的纯形式”康德认为“范畴”即是知性的纯形式。(1)康德通过逻辑判断的形式推导出知性的范畴,同时也证明了逻辑判断的认识基础。康德推导知性范畴所使用的逻辑判断:四组十二种。(2)康德提出的知性范畴:四组十二个。康德的“范畴表”的意义:A、第一次猜测到了判断与范畴的内在关系。B、由于他的范畴表是一个体系,尤其他作“三分法”,有对范畴的辩证本性的猜测。3、康德对范畴的作用的论证。(1)认为范畴作为知性的先天形式来自于“我思”的先验统觉,“统觉”就是把形形色色的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2)认为由于统觉,所以一切被自我所意识到的表象,都按照某种普遍必然的方式被连结在一起。逻辑判断反映的正是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功能,判断的形式反映的正是自我意识综合统一的普遍必然的方式,因此,呈现在自我意识中的一切感性直观材料都被知性范畴所连接,由此综合得到的经验知识是客观有效的。(3)认为范畴除了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没有客观有效性,它的有效性只是经验的客观有效性。4、康德的关于“认为自然界立法”的论断这个论断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如以上所说,知性只能及于经验即“现象世界”。(2)知性被运用于直观材料时,铸造了现象或经验内在的联系、规律性和同一性,从而既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产生了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因此,纯自然科学是可能的。康德的先验知性论一方面肯定了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等于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物自体”世界距离我们愈来愈远。(五)康德的先验理性论这实际上是康德为解决“形而上学可以可能?”问题的研究。但是我们将看到,康德研究的结果是不同于他对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果的。1、什么是康德的“理性”概念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比“知性”更高级的能力,它指人心中要求把知性所得到的各种知识、原则、定律等等,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改造制作、加工整理为最高最完整的系统,以达到把握无条件的绝对的知识的能力。2、认为先验理性的先验性在于先验理念。按照对知性进行分析的同样思路,康德认为与理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推理,从推理的形式可以推出理性的最高概念。认为理性的概念有三个,即三个“理念”:(1)“灵魂”理念:它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最高概念。(2)“世界”理念:它是一切物理现象的最高概念。(3)“上帝”理念:它是统一精神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最高概念。康德认为这三个最高概念是理性主观自生的“先验概念”,所以叫“理念”。它们是用来系统化知性的经验知识的一些指导原则,而不是有实际存在的对象与之相应的理性概念。就是说,现象或经验中并无和理念相一致的对象,理念乃是同任何实在对象无关的主观概念。3、认为理性运用会产生悖谬或“二律背反”。康德认为,如果理性仅仅把“理念”作为“综合统一”知性知识的指导原则,那时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的。然而,人的理性具有把这些理念作为知识对象的自然禀性,不免产生“幻相”,把主观的理念当作有客观内容的,即有现实的对象和它们相一致符合的东西来认识。康德认为“幻相”产生的原因是:当人们在思考这些理念时,总要对它们有所判断,而除了范畴外,人们又没有其它的判断的工具;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将范畴运用于理念,作出它们是否存在,有何属性,有何因果关系等等判断,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康德认为理念被当作先验幻相有两个错误:第一、范畴只有经验的使用,只能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超验的使用,产生的结论没有客观有效性。第二、范畴所适用的对象都是可知的现象,当范畴被误用于理念时,理念也同时被误解为知识的对象;但实际上,理念根本不是时空中的对象,不可能被认识。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就是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与三个先验理念相对应,形而上学就有了“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学”和“理性神学”三个部分,康德一一地对它们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他们不可能作为知识而存在。(1)关于理性心理学的背谬。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灵魂”(或“心灵”),主要目的是证明灵魂不朽。证明的全部推理是以“灵魂是一个实体”的推理为基础的。这个推理是:大前提:实体是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小前提:灵魂(思维存在者)是一种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结论:灵魂是实体。康德在分析这个推理时指出,这是一个有悖谬的三段式推理,它的悖谬在于犯了“四名词”的错误,即,中词“主体”没有保持同一意义,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主体”在大前提中是一个在认识的主客观关系中处“客体”地位的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是指认识主体,是自我意识。然而自我意识不是精神实体,不能用“实体”范畴对它进行判断。理性心理学却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把作为思维主体的灵魂作为实体来研究,造成了理论前提的根本错误;从此的一切推论当然就不能成立。(2)关于理性神学的不可能。康德认为“理性神学”的对象是上帝,主要目的是证明上帝存在。在所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中,“本体论的证明”是基础。康德在分析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时指出,这个证明是建立在把概念和存在的属性混同起来的基础上的。“存在”作为表示事物样式的范畴,关于某物存在的判断是综合判断,需要经验才能把该事物的概念与“存在”范畴连结在一起,但我们不能把“存在”用来规定不能被感知的东西。这种状况就好比我可以想象我口袋里有一百元钱,但实际上不等于我口袋里实际有一百元钱一样,两者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此说“上帝存在”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3)关于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康德认为“理性宇宙学”的对象是宇宙(或“世界”),主要目的是要得到关于作为绝对完整体的宇宙或世界的知识。康德在分析“理性宇宙学”所有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推理时,与他指出“理性心理学”和“理性神学”的推理是错误的推理不同,认为它们的根本错误是用那些只能被应用于经验的先验形式,包括直观的形式——时空和知性范畴,如有限和无限、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等等,对世界的整体做出判断,其结果是造成一些正相反对的命题,而且每一对相反的命题都合乎逻辑。康德把这种“理性”对“世界”作出两种根本对立的规定,而这两种互相冲突的规定在理论上有都同样站得住脚,谁也不能驳倒谁的现象叫做“二律背反”,它是理性运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所必然产生的结果。康德具体对“二律背反”的命题进行了分析,这些命题包括有四组:第一组: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第二组:正题——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复合的东西构成的。第三组:正题——世界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世界的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第四组:正题——世界的因果系列以一个必然存在者为第一因。反题——没有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世界的最初原因是偶然的。康德用“归谬法”(反证法)对各个命题证明它们在逻辑上都是可以成立的。例如康德对第一组命题的证明(仅以世界在时间上是否无限的证明为例):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有限)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到任何一个被给予的瞬间,一个永恒就已经过去了,因而在世界里,就有一个无限系列的继续着的事物状态过去了。可是,一个系列的无限性就在于它永远不能通过继续的综合来完成。因此,一个无限的世界系列已经过去了,乃是不可能的,所以世界的开端就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无限)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那么,由于所谓开端就是在它以前的时间里这东西尚未存在,因此就必定有一过去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世界还不存在,那就是说,是空的时间。但是在空的时间里,没有什么事物能发生,因为空的时间的任何一部分本身都不具有任何“存在”的而非“不存在”的条件,把它和其他部分区别开来,不管我们假定事物是由其自身发生或是由某种其它原因发生,情况都是这样。在世界里,虽然许多个事物系列可能有开端,但是世界本身不能有开端。所以世界在过去的时间方面是无限的。由于所有的命题在逻辑上都站得住脚,因此康德没有对它们进行否定,而采取调和矛盾的立场去处理它们。康德认为“正题”代表了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的主流,是“柏拉图路线”;“反题”代表的是非主流的看法,是“伊壁鸠鲁路线”。它们的对立大致是近代为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他指出,正题具有实践意义,符合道德和宗教的利益;反题有思辨意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虽然两者有着共同的错误根源,即把只能应用于经验领域的先验形式运用于“世界”这一理念,但只要作出适当的区分,是正反题各得其所,两者还是可以并行不悖的。细分起来,康德处理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的态度是不同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命题,认为由于“物自体”世界是根本不可知的,所以正反命题都是错误的。对于第三组和第四组命题,认为正反双方都可能是正确的,不过一个是对“现象世界”而言,一个是对“物自体”世界(本体世界)而言。即自由观适用于本体世界,是人的道德实践必不可少的;决定论适用于现象世界,是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的意义:A、尽管他是转弯抹角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论进行批判,当也间接地给了封建宗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具有进步意义。因此海涅说他砍了上帝的头。B、他的学说中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的因素。(A)它客观上起了第一次从理论上来批判和摧毁十七、十八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历史作用。(B)它不自觉的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的认识从认识现象进到认识本质、从认识相对进到认识绝对、从认识局部进到认识全体时,在一定程度内就必然要发生矛盾。4、形而上学的结局问题。康德通过对理性进行分析,对“形而上学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的总的看法是,形而上学仍然是人类哲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理性仍然是指引我们知识和行动的可靠保证。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科学地重建。康德的具体看法是:(1)认为理性作为自然的禀赋,并没有欺骗我们,理性本身是客观的存在,是合理的,一切的错误在于对理性的误用和滥用。因此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的自然禀赋是可能的。(2)认为要正确地使用理性,理性在自然科学中的正确使用是“导向的使用”,而不是“超验的使用”;理性在道德实践领域的正确使用则是“纯粹的使用”,而不是“不纯粹的使用”,即必须摆脱感性经验却运用理性,建立“道德形而上学”。康德的实践哲学(一)康德的自由观康德在经验知识领域对理性的运用予以了限制,但是在道德实践领域,他对理性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理性不仅不受任何限制,而且被认为是道德得以成立的唯一基础。而他从作为道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实践理性”中推导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绝对自由观。1、认为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这种自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使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被理解。2、认为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3、认为自由在道德活动中是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它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4、认为自由不是任意,即不是摆脱理性,而是以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理性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此自由就是自律,善良意志就是道德自律。(二)康德的道德律根据善良意志的自由本性,康德分别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论述了道德规律。1、认为道德律是“绝对命令”。绝对命令是“应该如此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如此做”这样的直言句式,它是无条件的,以自身为目的之合理要求。2、认为“绝对命令”的普遍形式是:“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它是一切道德规则所必需的普遍形式,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与它类似的有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说的:“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也要这样对人”。3、它从绝对命令推出了两条道德规律:(1)“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把人当作工具。”(2)“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康德明显受到了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三)康德的道德公设康德认为虽然反对以幸福作为道德基础,但是由于人有感性和情感,所以现实的道德行为不总是依据理性的绝对命令的,总有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了使对幸福的追求也能纳入到道德的行为中,康德提出了“至善”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而“至善”的追求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道德公设的作用在于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从而激励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康德的道德公设有三条:1、假设意志自由。它能保证人们确信可以自己努力实现至善的目的。2、假设灵魂不朽。它能使人不懈地努力。3、假设上帝存在。它能保持人们道德的信心。康德的道德学说是唯动机论,是信仰主义伦理学。(四)康德的理性宗教说在以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我们已经看到他在对道德的理性考察中引入了信仰对象——上帝,体现了他的理性宗教说的特征。总的来讲,康德一方面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宗教狂热、宗教迫害等迷信做法表示反对和批判,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中的一个信仰主义者,他又试图把宗教所具有的正当的道德功能与纯粹理性的道德学说结合起来,把宗教理性化、道德化。

(二十八)费希特社会与国家必须区别开来,社会是目的,国家是手段,国家将消亡。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康德说的独断论是象那个沃尔夫那样的肯定理性的可靠性而否定感觉的可靠性的的那种唯理论。费希特说的独断论实际上指唯物主义。经验对象由自我产生,经验对象中包含有意识与存在,或者说,“观念系列”与“实在系列”两个方面。对康德三个方面的批判:1、否认“自在之物”,认为客体也是主观的。2、否认“自在之物”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认为感觉也是主观的。人们认识的表象有两种:一种是凭自由的想象力的产物,另外一种是“不意我们为转移。。。。。。就像连到他们的模特上面一样”。后面一种表象,叫做“有必然性感觉伴随”的表象,又叫做经验。经验就是“实在系列”与“观念系列”在理智中间的直接结合。“理智”是自我意识能动的、自由的活动。3、否认知识一方面来源于“自在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感性材料,一方面来源于先天形式,认为感性内容就是先天形式。自我创作非我,创造知识以及辩证法三原理1、自我建立自我。2、自我建立非我。3、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在不断的创造非我时就不断地丰富自己,自我的创造过程也是自我的认识过程,所以,在这过程中自我不断丰富着自我对非我的认识,同时对自我本身的认识也丰富起来了。在进行认识之前就要设立一个知觉者存在,这就是绝对的自我。我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与笛卡儿一样,都是推论的起点。但是在第一原理中,没有认识、没有感觉,是直接的,还没有规定,还没有限制,所以它是绝对的。费希特从自我中分裂出自我的限制,即经验,这与康德哲学正好相反,康德的哲学是先有经验,然后达到经验的统一,即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非我并不是唯物主义者所说的“自然界”,它只是自我建立的。意识就是非我与自我在自我之中的统一。费希特又把第三条原理表述为“自我在自我中建立可分得非我与可分的自我相对立”。辩证法:比较强调正、反、合的发展过程。康德的二律背反提出了对立面的存在,但他并不认为这是理性思维发展的必然性,他只是认为这是理性的认识能力所产生的矛盾。费希特则指出在意识之中有矛盾着的对立面存在,并且看到了这种矛盾的发展。强调主观思维的能动作用,具有反形而上学观点的性质。唯意志论与信仰主义自我从“无”中创造“有”,这个自我事实上就是上帝。自我受到对象的决定,这就叫做认识或理论。自我的能动的活动,建立的非我,创造了世界,这时候,自我具有决定作用,这就是实践。把自我创造非我与非我限制自我看成是相反相成的,就从神秘主义出发猜测到改造客观与改造主观的一致性。人的任务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自己、丰富自己。自我的实现,丰富就是道德。自我要求绝对自由,到了实践的领域,以信仰为根据,意志就有了最高的理性自由。费希特提出永恒的无限的意志。(二十九)谢林自然界是精神的东西费希特认为自然界是自我的自觉的产物。谢林认为自然界(包括自觉的精神在内)是一个不自觉的、绝对的精神的产物。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讲到普遍的两极对立又在高的阶段达到调和与综合的思想。宇宙精神产生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区别转化为矛盾,矛盾的解决产生同一的新的更高的形式;这种同一又产生区别、矛盾、如此等等。谢林把这种宇宙精神的发展过程称为“自乘”的过程。从精神引出物质国家可以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成为“第二个自然界”。谢林与费希特为不同,它的精神哲学的着力点不是伦理学,而是美学;不是道德生活,而是艺术的创作;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美学的沉思。一个事物与它的永恒观念相一致就是真,所以美与真是完全同一的。这点观点都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翻版。同一哲学自然与人,物质与心灵都是“绝对”的产物,绝对是物我的同一。这个绝对叫做“以太”或“无差异”,又名同一的同一。是起点又是终点。谢林认为他这种哲学与斯宾诺莎相同,但是它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谢林向法国的浪漫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说:我把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了。向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说:我把肉体和观念结合起来了。向法国的怀疑论者说:我把独断主义摧毁了。马克思在当时就已经看出,不管怀疑论者叫做休谟主义者或者康德主义者,他们都大声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断主义。)黑格尔对谢林的“绝对”进行了改造,他认为绝对不是超越于客体和主体之上,而是内在于主体与客体中的本原,而且“绝对”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自然界并不是与意识对立的,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晚年的“天启哲学”黑格尔批判同一哲学,说它是“清一色的形式主义的哲学”。这好比夜晚去看牛,所有的牛都是黑的一样。神包含了一切存在的三个原则性能,即“能有”、“必有”、“应有”。

(三十)黑格尔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一)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了尽头;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辩证法的因素,把它系统化了。但是,黑格尔又是在批判康德等人的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体系的。1、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主要有:(1)黑格尔肯定康德区别现象和“物自体”是他在近代哲学史上作出的一大功绩。但他坚决否定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原则区别和现象是主观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就表现在现象中,现象也就是本质的显现。因此,离开了特性或规定性就无所谓事物,离开了现象也无所谓本质;而认识了事物的一切特性或规定性也就可以认识本质。(2)黑格尔肯定康德提出对概念、范畴的批判研究,是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但他坚决摒弃康德在认识以前批判考察认识能力的“先验方法”。黑格尔认为,既然批判考察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就只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发展,加以考察。他把这种考察方式称为“辩证法”。(3)黑格尔肯定康德关于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时所引起的矛盾是必然的这种思想,应当看作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进步,但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一见解虽然“如此深远”,而他对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如此肤浅”。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2、黑格尔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黑格尔肯定费希特提出了逻辑范畴产生的必然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从思维的能动活动中引申出了一个逻辑范畴的系统是一大功绩。但是,他认为费希特从我们的“自我”出发引申出范畴系统,是有局限性和站不住脚的。黑格尔认为,费希特这样做势必陷入一切事物、对象都说成只是我们主观意识建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这就“会引起朴素意识的抗议”,并且这也是“朴素意识有权加以抗议的”。他认为只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把它看作是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而完全能动地发展的,才能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彻底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战胜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贯彻到底。3、黑格尔对谢林哲学的批判(1)黑格尔肯定谢林提出“真实的东西”,即“真理”或“绝对”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了谢林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理解为“无差别的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黑格尔提出“具体的同一”、本身包含差别的同一代替谢林的“无差别的同一”。(2)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黑格尔认为谢林的这种做法是“对感性事物行使暴力”,是夺去了辩证法形式的“生命和灵魂”,从而只能使它丧失威信。他对谢林的“绝对”加以辩证的改造,把它从非理性的宇宙精神改变成为逻辑的宇宙精神,从它逻辑地系统地推演出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宇宙万事万物来。(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是所谓“绝对精神”,他来源于谢林的“绝对”概念。但是,他对“绝对精神”的理解和谢林是不同的,是对谢林的“绝对”加以改造的结果。比较而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有如下的特点:1、虽然黑格尔和谢林一样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早已永恒存在着的某种宇宙精神,但在谢林那里,它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力量,具有非理性的性质;而在黑格尔那里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宇宙精神。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看作“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2、在谢林那里,“绝对精神”是本身静止不动的,至少在它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活动而越出“绝对同一”的范围以前,它是静止不动的;而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本身就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是因为它本身内部就包含着矛盾,或者说它按本性来说就是矛盾的,而它自身的矛盾就推动它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同一与差别就是它内部的最本质的矛盾,它就是在不断地产生和克服这种矛盾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他把这种矛盾进展叫做精神运动的辩证法,实际上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矛盾统一的进展过程。3、在谢林那里,由于他主张“无差别的同一”,他提出的“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的辩证形式,就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公式,差别、对立、矛盾既不知是怎样从同一来,也不知是怎样回到同一去的。而黑格尔认为,精神,即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运动,是有其固有的形式和“节奏”的。这就是他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辩证发展思想加以重新理解和改造而提出来的“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三段式”。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4、谢林认为“绝对”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意识到自己”而动起来产生了自然界和人,并只有通过人的神秘的艺术“直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逻辑的精神,因而只有通过人的概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只有纯粹概念才适合于表现它自身。黑格尔认为纯粹概念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是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克服”自然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总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一方面,他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灵魂;另一方面,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作为主体辩证发展着的,宇宙万物,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人类思维的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外部表现,都是“绝对精神”自己产生和创造的。(三)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在谢林哲学之前,各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的隔阂,谢林则作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1、辩证法与历史是统一的。虽然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在外化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形式之前是纯概念或范畴的发展形式,它的辩证运动构成哲学本体论的内容,但是,在黑格尔看来,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管是个人意识,还是人类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是辩证发展的过程,辩证法是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从原则上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辩证法的某一个环节相对应;按照辩证法螺旋上升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方向是进步,达到了辩证法规定的最后目标,历史也就终结了。因此,本体论、辩证法和历史是统一的。2、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虽然以客观精神的辩证运动为内容的本体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在先,人的意识在后,这只是从存在的顺序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认识的顺序而言,则是人的意识在先,绝对精神在后,因为绝对精神只是在人的意识发展到最后阶段才呈现出来。这样,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就成为认识论的对象,认识论也是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应用。因此,本体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构成作为统一的黑格尔哲学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1)精神现象学:说明人是如何认识绝对精神的。(2)逻辑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运动的。(3)应用逻辑学,它又包括两个部分:1自然哲学:说明绝对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2精神哲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论述,是一个体系,它从他的“逻辑学”开始,即从“绝对精神”的纯形式或纯概念发展阶段开始,然后才是“绝对精神”在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阶段。但是黑格尔在建立他的“绝对精神”的发展体系之前,必须回答“我是如何认识到绝对精神的存在的”这个问题,因此,从认识顺序来讲,他又必须先通过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考察,说明“绝对精神”的发生过程。“精神现象学”就是他作出的回答。黑格尔认为对绝对精神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在达到绝对精神的绝对知识之前,它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主要的环节有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等阶段,而每一个主要阶段又包含有下一个层次的环节。(一)“绝对知识”发展的“意识”环节在黑格尔看来,意识阶段是个体意识向外的阶段,它以外物为对象。它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1、“感性确定性”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个人意识的最初形式,它的对象是个别事物的存在。它的特点是表面上看它好像是最丰富的知识,但实际上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知识。2、“知觉”黑格尔认为知觉是对感性多样性进行综合并加到事物上面的判断知识。它的特点是用一般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是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3、“知性”黑格尔认为,当意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