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研究所大秦赋复原的攻守城战场面可

在豆瓣评分下跌之前,《大秦赋》因为一开始的攻城战而备受瞩目,被人寄予厚望。那么从历史角度考虑,电视剧一开头的邯郸围攻战到底有哪些拍得好的片段,或是有明显史实错误的片段呢?别急,我们可以结合历史记载和文物,来看看《大秦赋》第一集战争场面的真实性究竟如何。

在具体分析每个镜头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邯郸战役的历史背景。

长平之战留下的一处尸骨坑遗迹

战国时代的邯郸之战(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秦赵长平之战的延续。长平之战后,赵国军队主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为了赢得喘息之机,赵人委托苏代离间了白起与秦昭襄王、范雎的关系,让秦军暂停了对赵国的攻击;同时,赵国对内积极备战,再度启用宿将廉颇,对外则与燕、魏、齐、楚结盟,让赵国逐渐积聚和秦国再战的底气。

到了公元前年9月,赵国上下已经同仇敌忾,而秦昭襄王无视白起“赵未可伐”的建议,兴师动众,准备猛攻备战已久的邯郸城。这就是电视剧一开头,秦军兵临城下的场面……

鱼鹰社对战国时代秦军攻城的想象复原图

电视剧一开始,镜头展示了秦军围攻的邯郸城的一面夯土城墙,城墙后似乎还有很大的纵深空间,让人感觉邯郸城是按照“内城外郭”的方式修建的,外城均匀地将内城包裹在中央。

古代城市理想的“内城外郭”的结构

但实际上,如此规则的城市布局,在战国时代并不常见。因为地理格局和阶级矛盾,战国都城的平面布局都不规则:比如燕下都遗址就呈现出东西城对立的结构;韩国新郑都城遗址,其不规则三角形的城市也呈现出东西分区的特征;战国初年的魏国都城安邑遗址,其内城也不是完全被外城嵌套在一起。

燕下都平面遗址平面图,东西城对立韩国新郑都城遗址平面图,东西分区战国初年魏国都城安邑遗址平面图邯郸城是“品字形”结构

具体到本次战役涉及到的战国邯郸城,是“品字形”结构,并不是四四方方的“回字形”结构。这一建筑风格和之前山西侯马的晋国都城类似,是赵国人对晋国遗风的发扬。

邯郸城墙上有十多个城门,供三个不同城区的守军机动支援,也方便骑兵部队出城骚扰作战。所以电视剧中,赵军能够派骑兵从不同的城门机动出城,嬴异人和吕不韦的车马能在有赵国内应的状态下出城,都符合邯郸城的实际情况。

赵都邯郸在修建城防时,充分考虑了长期被围和巷战的可能:比如宫城外有内城壕沟,可以延缓敌人攻入宫城中;为了增加破城难度,邯郸城墙上的11座城门中,有10座城门不与宫城所在的高台正对,这样的结构可增加由城门到宫殿区的行走路程,延缓敌军破城后对宫殿的攻击。这种细节设计,与西方亚里士多德建议的“城内街道不建议修建地过于规则,以在巷战中给敌人制造麻烦”的思路异曲同工。所以,电视剧展现的邯郸城防,仅仅是赵国都城复杂防御工事的冰山一角罢了。

看到秦使被处死后,秦将王龁下令进攻,剧中还给了秦军传令系统一个特写,四名背负旗幡的传令兵骑马向不同建制的秦兵传达主将的指令,这一精彩细节是很多影视剧的古战场面所未体现的。接下来,就是箭如雨下、互相抛石的场景。

电视剧真实展现了秦赵两军投石机对射的情形,在投石机的种类上,只有赵军使用的人力牵引投石机符合古代中国的传统,而秦军的投石机明显不属于战国时代的中国。

赵军的投石机是后世中国投石机的经典样几枚宋代象棋子上的人力牵引投石机

中国传统的投石车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无论是《墨子·备城门》中的籍车,还是《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的投机,都属于中国本土投石机的原型。只是迄今为止,先秦时代“投机”的具体形制因为缺乏文物证据而无法精准复原。实际上,晚至两宋之交,无论是陈规的《守城录》,还是宋代流行的象棋棋子上,本土的投石机“砲”都是人力牵引式杠杆投石机,也就是赵军部署在城墙后、需要多人拉拽杠杆发弹的那种投石机。而靠配重物牵引杠杆发射砲弹的抛石机,是13世纪才传入中华大地的。

古希腊人的扭力弩机电视剧中秦军的投石机(明显史实错误)

秦军的投石机明显是其他文明的攻城器械乱入,不应出现在战国时代的中国。秦军带绞盘的、用扭力发射石弹的投石机其实出现在公元4世纪的古罗马。这种投石机名叫“野驴炮”,因为它的抛射杆弹起来时,看起来很像野驴突然踢起后蹄的样子。这种武器和之前希腊人和罗马人使用的扭力蝎弩一样,都是基于滑轮原理设计的攻城武器,它能抛射的石弹更大,但是也更加笨重,机动性很差,很难命中灵活移动的步骑兵,所以罗马人主要将这种投石机用于攻守城作战。

野驴扬蹄的动作正在城墙上操作野驴炮的罗马士兵

到了公元6世纪,来自亚洲的阿瓦尔人迁徙到东欧地区,并将发源于中国的人力牵引投石机带入欧洲,野驴炮就被逐渐淘汰了。

粟特人使用的人力牵引投石机

所以,电视剧对秦军投石机的“不当升级”,是这段战争场面里的第一个明显的错误。

在两军对射的同时,电视剧也给双方将士以很多精彩特写,让我们得以一窥战国时代的军人风貌。

在秦人的戎装复原上,因为有兵马俑作为参考,所以整体比较写实。而且,在演员选择上,部分演员和兵马俑的面相十分相似,仿佛长相古朴、线条硬朗的兵马俑纷纷活了过来。比如秦将王龁的服装就和高级军吏俑十分相似,秦将王龁头戴燕尾长冠,甲上的结和花纹也有体现军衔的作用。

《大秦赋》中的秦将王龁高级军吏俑

而百夫长李夫的头冠和甲胄,参考的则是中级军吏俑,戴双板长冠。

百夫长李夫普通军士俑

普通秦军战士参考的是一般武士俑,头戴麻巾,身披护甲。

相比秦军,《大秦赋》对在城头严阵以待的赵国军人的复原上,做得有对有错。首先,赵军佩戴的战冠的历史原型应是鹖冠。根据《晋书舆服志》记载:“鹖,鸟名也。形类鹞而微黑,性果勇,其斗到死乃止。上党贡之,赵武灵王以表显壮士,至秦汉犹施之武人。”

鹖冠最早就是赵国的武冠,因为鹖十分好战,打斗到死都在所不惜,赵武灵王用它的翎毛表彰勇猛的将士,但是这种带有翎毛的冠冕究竟长什么样,长期以来没有定论。

要看较早的鹖冠文物,要属洛阳金村东周战国墓出土的错金银狩猎纹青铜镜了,这名骑士头顶着的是现存最早的鹖冠形象。所以,电视剧对鹖冠的复原是有文物原型和文献根源的。

错金银青铜镜上的东周骑士

洛阳金村错金银青铜镜上的东周骑士,头戴插两根翎毛的鹖冠,正在和猛虎周旋

今人复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图”

邯郸之战发生在赵武灵王改革之后,所以此时赵国人佩戴鹖冠迎战是符合史实的。只是由于考古和文献资料残缺,当时赵军是如何像秦军那样,用不同的头冠、铠甲纹饰和甲胄上的绳结区分军衔,就不得而知了。

赵军的身甲,与秦军风格大致类似,应当均是皮革质地的札甲。但因为没有具体文物参考,所以剧组还原赵甲时,可能参考了秦军的护甲。

后人想象的魏武卒形象

战国时代列国征伐频繁,诸侯间缴获武器,甲胄,接受敌方投降人员的情况较多。秦国侵略三晋时,又喜欢征调新征服的三晋之人参军作战,比如公元前年,秦国在攻陷魏国的皮氏后,魏国和楚国交战,于是秦国从皮氏征调“皮氏卒万人,车百乘”,支援魏国对楚作战,以此作为进一步讹诈魏国的筹码。这些皮氏卒,可能就是之前的魏国人,现在却打着秦军的旗号作战。

基于以上原因,同一时间段内,在没有特别严重的技术差和明显技术垄断的情况下,交战双方的武备容易互相影响。加上秦赵常年交战,故电视剧参考秦甲复原赵甲,并非毫无根据,只是赵甲做工略显粗糙,不如秦甲那么真实,关键部位的细节交代不够清晰。

使用圆盾的赵军

但是,赵军武器复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赵军大量使用圆盾,这一点似缺乏文物证据的支持。东周时代,中国南北方的主要盾牌样式应该都是梯形盾牌,剧中复原的秦军盾牌样式是对的,但赵军大量用圆盾,就不太符合史实了。

后人复原的长沙楚墓皮胎漆盾曾侯乙墓的漆器盾牌兵马俑中的秦盾遗迹秦军攻城时遭遇地陷的场景

在两军的投石机和弓弩手一番你来我往的对射后,大队秦军开始扛着云梯,推着临车,举着盾牌准备登城。但是第一排秦军冲锋到城墙前时,突然落入地陷中,城头的赵军火箭如雨,将大小擂石砸向城下的秦军……

这个片段体现了剧组历史顾问的细心:考古发掘显示,赵人在邯郸周围修建了复杂的壕沟系统,以阻碍攻城器械靠近:邯郸西城西墙外约20米处,有一条宽7—8米的南北向壕。西城南墙外侧的壕沟,宽约10米。西城南墙以南约米处,有东西向的外围壕沟系统,宽3—4米,东段部分为一条壕沟,宽约10米。

所以,电视剧中第一波进攻的秦军光荣成为炮灰,落空踩入地陷中的镜头,是有考古发掘支持的。

接下来就是秦军爬城和赵军反击了:面对蚁附攻城的秦兵,赵军的战术似乎就是放箭和投石。但在真实历史上,针对云梯的攻防手段其实非常丰富。按照《墨子·备梯》记载,守军可以在城墙上建起比云梯更高,高出墙体20尺的临时掩体。除了投石或者用弩机密集射击登城的敌人外,守军还可以在绳索上系好蒺藜,用车推下城墙后再拉上来,反复收放,以便多杀伤敌人。最后,为了阻碍笨重的大型攻城武器靠近城墙,守军还会在城外埋设木头障碍“裾”阻止敌人的巨型攻城武器逼近,这也与之前提到的邯郸城外的壕沟遗址相吻合。

电视剧中秦军的临车

电视剧还给赵军摧毁秦军临车的战术动作以精彩的特写:赵军使用的大型弩机发射了可以回收的弩箭,然后用绞盘将尾部有绳索的弩箭一点点拽回,进而拉倒秦军的大型临车。这一幕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确实是先秦战场上存在过的操作。

根据《墨子·备高临》的记载,面对敌军居高临下的临车登城袭击,守军可装备“连驽车”:这种器械需要将多张弓的弓弦扣到大弦上,将所有弓架在弩床上,最后在长十尺的大号箭矢尾部装上可以回收的绳索,要拉回箭矢的话,就用辘轳卷收。这种弩车至少需要60枚大小箭矢,作战时需要十人一起操作。所以剧中的赵军在马面上施放巨弩,拉倒临车的场面,可以在先秦文献中找到依据,只是目前还没有出土文物证明这种复杂器械的存在。

最后,电视剧还展现了赵军用火的细节,赵军在城头准备了悬火盆,用来点燃火箭箭头。这一细节非常有意思,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不好,对战争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按照《墨子·备蛾傅》记载,当时城墙上每隔四尺就装有一个引火具,五步设置一口灶,灶门堆放炉炭。等敌人全部进入射程内后,战士以鼓声为号令,向下抛扔悬火,发射火箭。

在城市中,为了防止混乱带来火灾,居民需要将灶台用土砌高,以防生活用火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蔓延,酿成大祸。所有军民官吏都要参加火灾联防,一家出事导致火势失控,临近人家都要承担责任受惩罚。

除了用于作战和炊事外,火还被用于通信:先秦时代城内城外军民就已经有了白天举烟,夜晚举火的传令系统,用烽火的数目和类型传递敌情信息,而这一传统又被后来的秦汉王朝继承。烽火台和狼烟,也成了中国边塞诗和古代战争文学中的常见意象。

除了城头的征讨杀伐外,在秦军的投石轰击和弩箭下,城墙后的邯郸居民躲闪不及,伤亡惨重,看起来似乎毫无组织。

但实际上,三晋地区自春秋末年就征伐不断,赵人对战争并不陌生,特别是和秦国关系恶化之后,长期生活在战争威胁下的赵国军民不会没有基本的战争素养。更何况,在三家分晋的晋阳之战,还有赵魏桂陵之战中,赵人都经历了首府被围的惨状。可以想见,久经沙场的赵人应当不会表现得如此没有军事素养。

按照《墨子》的记载,在提前侦测到敌军入侵的情况下,战国时代防御一方对非战斗人员的管制,非常类似于新冠疫情期间的防控手段。除了疏通水渠、清理水井、控制火源、收集战备物资外,城内街巷都禁止通行,擅自通行的居民会被杀掉。所有军民都要坚守各自的岗位,不听从命令的会被就地处决。有街坊里正和居民中的年长的人要守护各街巷的进出口,以防止奸细出入城市。

所以,电视剧中邯郸居民到处乱跑、毫无秩序的场面,在战国时代的围城战期间几乎不可能出现。按照《墨子》的记载,战时状态下,官吏和百姓大声喊叫,三人以上聚在一起,或两人以上一起奔跑、相视哭泣、打手势探问、指手划脚、呼唤和争辩、斗殴撕打,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电视剧中赵都居民的混乱场面,是以和平时代的状态理解战时状态下的赵国军民,有失真实。

之后的剧情,就转向嬴异人和吕不韦逃回秦国了。在接下来的围城战中,赵人节衣缩食,乃至易子而食。而邯郸之战的最终结局,是苦苦坚持的赵国人得到了楚国和魏国的增援。现代汉语中的两个成语,“毛遂自荐”和“窃符救赵”,就与楚国和魏国对赵国的援助有关。最终,公元前年,三方兵力夹击师老兵疲的秦军,赵人取得了惨烈的胜利。

虽然《大秦赋》中有一些不符合史实的还原,但比起很多粗制滥造的国产剧中的古代战争场面,《大秦赋》对古代战争的还原可以说是相当用心了。我们期待在日后,看到更多对古代战争的精彩还原。

编辑说明

校对/欧皇喵

封面/姜博约

排版/拳击汉堡肉火车便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