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敬神威保护到道德规范,三国时期统治者

引言

南方曾有地方级政权表示出对佛教的狂热。然而天下的共识是“目之为妖贼”。大多数的信仰仍在民众中朴素地持续着。《搜神记》里记载了不止一例人化为异类的事。这些信仰的主体仍然是自然崇拜。其产生根源要追溯到远古。我们知道猴子并不拜神,猴群中最强壮的公猴成为猴王,最多显示出对力量的敬畏。

最开始的猿人还处于蒙昧状态,所以也无所谓信仰。后来慢慢地对一些自然界中威力颇大的现象有了印象,比如打雷、暴风、骤雨、天火,猛兽等等,各种原始神灵和信仰也就应运而生。以亲疏而论,又分若干档。与已有关的神一般占据信仰体系的高层。倘若是动物,还可能演变成图腾,比如熊、狼,虎、龙等等。

人们对其产生发自内心的崇敬,并且希望它们能以神威保护自己。其他的跟自己关系较疏或较恶劣的则敬而远之,成为厉神。这些最早的神的产生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实际上象征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天地风云、山川雷泽,都不是先民们粗糙的手跟微薄的知识所能征服的。好比我们在街上碰见流氓,又打不过他,多半会怕一怕。

神的产生自此而来,以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大概上也仍然遵守着这个潜规则。自己斗不过的,望神坛上一搁,皆大欢喜。最顶上自然是象征着自然界的原始神,然后人类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宝剑发轫,再以早期人类为蓝本创造出第一批跟人相似的拥有征服跟改变自然的理想神灵,再往后,人越来越多。

内部斗争逐渐取代了与自然界的斗争而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难题,在这种内斗中涌现出的好汉们也就有了被惧怕的实力跟成神的资本。比如三皇五帝,各个来源神奇,其实并非真的如何天才或外星人,而是他们是赢家。跟神对抗的打成魔族,所以蚩尤长着一副非人类的样子,部属兄弟也是个个咬钉嚼铁。

再往后,上层建筑越来越完善,道德开始发挥出它的效力,成神的标准除了要让人敬畏,还得至少符合品评的标准。所以从姜子牙开始,一批并非杀人如草的名将纷纷获得神格。其过程悠长而艰辛,且不时会因人间的减否而更改。南方的会稽曾经将秦始皇和大禹一起供奉。然而大禹是五帝之一,治理水系,功在千秋。

秦始皇则素以暴君闻名,所以当学者虞翻主政会稽时,就毫不客气地将秦始皇掀下神坛。此前,当造神运动迎来第一个高峰时,缺乏道德监管的众神纷纷生出,即所谓淫祀,后来大多数都被打掉了。另一些人则以自己的聪明正直加人神格。

田像遗嘱将自己葬在西门豹祠边。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相当有个性的名臣,他聪明地杀死替河伯娶妻的邪恶巫婆的故事今天还为人们传诵。田像的亲族对田豫坚持与其比邻表示担忧,而田豫本人则坦然自若。汉王朝直至末年,神秘主义的思潮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时人的思维,王朝的著名皇帝汉武帝刘彻就以用兵好武和喜好方士两点闻名。

而中兴之主刘秀本人也是谶纬的爱好者。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们奉守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训诚,然而正是孔子本人给后人留下了防风氏骨节专车,五行之怪和获麟等故事。若干年之后,这些事情本身也已成为绝无佐证的怪力乱神之语。王朝末年因为政治的需要,祥瑞一时屡见。

青龙、黄龙和凤凰像赶场一般在九州之间来回出没。但是始终没有记载一只活的麒麟被奉与君王。所谓麒麟和狩麟图的出现要再等一千二百余年后才由苏门答腊进贡来的长颈鹿来充数。任何一种主义和信仰,既然广泛存在,虽然还没有蔚为大观,然而也就必有相应力量存在。

汉王朝的末世,佛道两教相继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广泛传播其影响,并且颇有成就。佛教为了迎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喜好因此而作了巨大的改变,里边夹杂的神秘主义丝毫不比道教为少。以至于后世的中土佛教和印度佛教虽属同源,但实质几乎完全是两种宗教。

剧烈的竞争因此开始。佛道两教肇建时的名僧名道几乎无不是当世名流,有些并且还是之前的朝廷中高级官员。当语言谈论不足以分出优劣高下时两教开始互拼典籍。然而其时佛教已形成近八百年,而道教的最初一批典籍刚刚出现。被道教视为根本思想的道家经典则正如云中之龙,只见其东鳞西爪。

若干年后的晋朝曾经发生过多起轰动朝野的佛道大辩论,结果互有胜负。在日后的乱世里佛道两教也分别成为若干国家的国教,因此甚至引发政治斗争。比方有小诸葛亮之称的王猛。这种竞争持续到高潮时,一部旷世奇书出现。这部书现在已经佚失大半,从仅存的内容来看,《老子化胡录》的文字并不考究,思维也不严密。

然而其釜底抽薪的思路却从此影响了两大宗教一千余年的纷争。直到元朝,关于这部经典的争论仍然此起彼伏。当时的皇帝信奉佛教,于是此书一度被毁。这本奇书的根本思想是,首先承认佛教的优秀与卓越。这并不讳言。次争论中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总是奇怪地落在下风。这主要是因为道教经典终未完善。

而且其内部派别分裂远比其经典整合来得快。所以即使对同一部经典的解释也是千人千面,以之为系统性的大辩论自然会逊于佛教的众口一词。一然后,笔锋一转,指出佛教优秀与卓越的源泉,佛祖乃是道祖太上老君若干化身之一!佛教立即反唇相讥并且同样弄出一部奇书来对抗。

根据该经文的记述,不但道祖,而且儒家之祖孔子也没有幸免,变成了佛前两尊者阿难、伽叶的化身。争论到此,逻辑上已经陷人死循环。因为所争论的事按经典都是若千若万年劫之前,既无证人,也无证物。以下就只是耐力与韧性的比拼。用我一位朋友的原话来说,两大宗教历经千年仍然没摆脱小孩吵架时“我是你爸爸一我才是你爸爸!”的套路。

然而尽管日后两教的上层吵得天花乱坠,对建安之世而言,真正能够沟通人鬼阴阳两世的还不是他们,而是另一些特殊的人群。这些人身份虽低,但影响之深远以至于魏蜀吴三国均为之列传。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方术之士。然而与曹操身边宠养着的那些方士不同,这些人的长项是所谓占算。

管格即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此人的神算在传说中近乎天才。引导他入门的人仅以基本原理相授,在他手里便化腐朽为神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神效远在传授者之上!以至于管恪的儒业远被其神算之名掩盖。甚至连曹操也慕名请他卜算。然而管格不但有神算的天才,而且颇有政治素质。

他对邓殇、何晏的批评与其说出于卜算之理不如说是精准的政治预测。管恪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据说他曾准确地预言过某日南斗和北斗的降世。南斗和北斗两组群星在早期的信仰中被认为职守生死之神,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合而为二人。一者注生,一者注死,因而使一个本该早夭的少年得以长生。

值得重视的是,从儒学的角度来讲卜卦占算虽是小道,然而理论上却异常深邃。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卜算之术凭借的根本经典仍是《陽经》。该书号称包罗万象,从武王伐纣的吉凶一直到现代计算机的原理。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卜卦的作用而成为灵兽。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以正统观念对这些卜算之士的宽容远远超过那些纯粹以技惑人的术士。

在这个大前提下,卜算之士们也多少自觉或非自觉地掌握有一定的政治意识。著名的占梦师朱建平就曾借解梦婉转地劝诫过曹丕对甄夫人的冤杀和对曹植的压迫。即使这些劝谏只能点到为止,曹丕为之默然。另一些人则在这方面颇有欠缺。蜀中的张裕精通相术,经常患怒于自己的面相晦暗,他性格直率,终于祸从口出。

以刘备素来宽厚的性格,能拒绝诸葛亮的劝谏而将张裕致死,并且说出“芝兰生门,不可不除”的很话,则可见其对张裕的愤怒反感已非一日。江东的吴范也因挟技自专而引起孙权的不快,只是侥幸得以善终。

结语

建安七年,也即公元年。是年仿佛平淡无事。三国的群雄各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奋力打拼。扰攘的尘世中人来人往。或许在更遥远的世界里有许多双更悠远的眼睛在凝视着这一切,并且发出无声的欢喜或哀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