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档自带流量的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今年请来了哲学教授刘擎老师做常驻嘉宾。当遇到千奇百怪的话题时,刘擎老师往往能一言直击本质。
比如,谈到“妈妈疯狂应援,我要不要阻止”时,刘擎老师主张:从哲学“第一人称理由”和“第三人称理由”来看,旁人视角再有力量,也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包括那是一个可犯错的决定。
哲学,在印象里飘在云端的东西,原来还能那么接地气。
其实,从几千年前开始,每个时代的哲学家们就在挖空心思询问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意义。许多我们遇到过、想到过,甚至没想到过的问题,早已摆在了哲学这块案板上。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若一开始就正襟危坐去翻读哲学巨作,无疑是自讨苦吃。但像我正在看的《观念图志》,这种哲学入门级趣味图书,就非常适合想要“看点热闹、摸下门道”的我们。
这本书的作者赵汀阳,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把一些哲学概念、观点等抽象成了一幅幅漫画,再配上短小精干的文字,让我们十分轻松地就了解到许多有趣、好玩的哲学知识。
知道了一些小知识点,当日后我们有机会去接触部大部头作品时,也许就会感到更轻松。当然,即使我们是浅尝辄止,但是懂一点哲学的概念,也足够让我们增加见识和谈资,做一个有观点的思考者。
否则,人没有思考能力,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01走进一群有趣的人
当这个世界还陷在开疆辟土、烽火四起时,有一群人他们就“站在一旁”开始思考,然后提出许多问题和观点。从实用学的角度来看,这群思考者就是“废物”,解决不了眼前的麻烦,还在一旁添乱。
更气人的是,他们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把他们自己都逼疯。
就像《观念图志》说到罗素,他为了研究“逻辑”,和怀特海一起关在房间里,长期足不出户,创造了惊世之作《数学原理》后,从屋中跑出来说:“TMD,逻辑就是地狱。”
这让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说在蚁群里有一种“懒惰”蚂蚁,它们一天什么活也不干,就是东走走、西逛逛。可是,当蚁群生存的环境受到巨大威胁或损坏时,这些“懒惰”的蚂蚁,就能迅速带领蚁群找到最快的逃脱路径,搬去新的适合生存的地方。
哲学家或许就是这样的“懒惰”蚂蚁,他们引领着人类思考,激发着人们有预见性的生存和生活。
在这群思想家名单上,有“快乐就是把灵魂弄湿”的赫拉克利特、有“先验论证是那些不能怀疑的怀疑”的笛卡尔、有“直达存在意识”的海德格尔,还有“试图用交往理性来拯救理性”的哈贝马斯......
有趣的是,大多数哲学理论的创造者,他们除了是思想家,还是诗人、小说家、数学家等等。思考,有时没那么严肃,它终究源自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充满好奇。
02知道这些挺有意思的想法
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理想让人们觉得生活值得一过,可它又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怎么办?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本质”这种“说明一切”的东西吗?你要不要牺牲”友情“去获得个人利益?
......
这些问题,哲学理论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比如,《观念图志》介绍到柏拉图关于理念决定事物本质的说法提醒我们:“光有理想主义是不行的,除非它同时是现实主义”。书中的漫画是:一个人低头看,自己张开手臂的背影,那是一只展翅的雄鹰。
雄鹰是理想,而手臂是现实。只有张开手臂的现实,才能“雄鹰展翅”。
再比如,我们总是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是书中关于“本质”的哲学讨论提醒你:“如果把能说明一切的东西规定为本质,可在人们力所能及观察范围内又总找不到本质”。
那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存在“本质”,也正因为什么也没有,人们反而加重了对本质的欲望,也刺激了人们窥探行为的快感。
对于”友情“,哲学家列维纳斯的”面对面“关系认为: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使我们能够以”真面相对”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个体伦理。当我们把不可分的情感和个人利益摆在天平上分开核算,取利忘情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在算计获得成功后,仍然会感到心中那些模糊的热切的欲望仍不得满足。
所以,你要不要牺牲感情呢?知道可能会有的结果,也许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03看懂日常生活下隐藏的深意
《观念图志》的有趣在于,哲学不再只是形而上的理论,它随处与生活交接。甚至可以说:生活随处可哲学。
作者谈到崇拜古代经典的话题。
人们往往认为古典是高贵、典雅、永恒、精华,但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未必那样看。世间或许没有精英不精英的作品,留下的都是写给所有人的作品。我们能和古人共享对世界和命运的看法。带着不高看的眼光,再翻开《红楼梦》、翻开莎士比亚作品等时,或许我们更能读懂作品的深意。
比如,说到“考试”的话题。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午夜梦回,你梦见你在高考时,却找不到考场,于是你从梦中惊醒。
关于考试,哲学这么看。它是一个最具现代性的东西:数字化管理、严格规范、程序公正、可预测性。于是生活中,随处有许多争论,有人说它压抑了人性、淘汰了天才,有人说它是普通人最后的机会。而哲学认为考试的现代性属性,暴露了它的意图就是培养大量需要能以数字化管理的人。考试、甚至KPI,都以此为目的。
书中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回母校参观,发现考试题目和自己20年前一模一样,他惊讶地询问一旁的教授。教授回道:是呀,题目没变,可是答案变了呀。
哲学,就像各种答案,回应着长久困扰人类的题目,大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小到我究竟是谁。
我们走进哲学里,最关键的还不是去找寻答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奇思怪想的哲学家,了解一些奇怪却有道理的看法。
做一个严肃的思考者,某一天,回过头,我们突然会发现人生,不就那点儿事嘛。
观念图志京东¥23.1购买已下架——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