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双瞳孔大受追捧史上有此眼睛的8人

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双眼,只有唯一的瞳孔,都是黑色的,但有些人,却是天生双瞳孔,与正常人不同。

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但确实有些人的瞳孔,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瞳孔可以理解为是个孔,正常人只有一个,而拥有双瞳的人,却有两个。

双瞳在人身上并不多见,但是在动物世界里,却是非常普遍的,就像虫子一样,就会拥有两个瞳孔。不过,人的双瞳孔与昆虫的复眼是不同的。

昆虫复眼,双瞳所能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双瞳所能看到的合二为一,才算是为完整图像。

拥有双瞳者,在人类之中是非常罕见的,历史上拥有双瞳者的这八位,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是圣贤就是君王。

在现代,双瞳孔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种病史的记录。双瞳的人,一般都是因为基因出现问题的原因,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的瞳孔并不是正常的孔,而是被挤压成了两个孔洞。以前,有一种说法,双瞳者那就是先天性的白内障。

不过,在以前,有此双瞳的人,一出生就是大富大贵之相,绝不会是普通人。

虞舜

三皇五帝中的一帝,天生重瞳,他在蒲阪开创了“虞国”,在他的统治下,他做出了无数的成绩,更是派遣了大禹治水,所以他对如何安排自己的属下很是有一套。

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赞扬了“虞舜”,司马迁甚至把“虞舜”视为“明德”的化身。

虞舜在统治时期,十分注重全民族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以德为先,以民为先,以国为先。

蚕丛

一提起这个名字,不少人都会联想到李白那首《蜀道难》中所说的那个名字。

蚕丛是一个很好的农夫,对农业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文献记载,蚕丛双眼朝外,从面相上讲,是一种异象。

晋文公重耳

是春秋五雄中的一位,晋文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年轻的时候,他遭遇了一场骊姬叛乱,被逼得背井离乡,远走他乡,来到了自己的故乡——狄国。

在这段时间里,晋文公结交了不少朋友,只可惜,好景不长,晋文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晋国风云变幻,王位易主,幼王遇刺身亡,重耳不肯称帝,再次远走他乡。

重耳人到中年,去过卫国,去过齐国。在齐国,由于齐国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他几乎都不愿意离开,幸亏有朋友和夫人帮忙,他才能坚持自己的游历。

之后,他又去过曹,去过宋,去过郑,去过楚,去过秦国,各有风土人情,对他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他在这段时间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对日后晋国争夺皇位,壮大晋国,有了很大的帮助。

晋文公登基后,开始着手治理晋国,将其治理得有条不紊,最终将晋推上了春秋五大霸主之位。

而且,晋文公还亲自指挥过著名的“城濮之战”,这位帝王的能力可见一斑。

项羽

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如雷贯耳。一提到项羽,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霸王虞姬”,“西楚霸王”等等。

据说,项羽出世之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璀璨的光芒,所有人都认为,项羽这辈子一定会有一番成就。项羽的霸道和勇猛,已经得到了史书上的认可,也得到了后世的神勇评价,而项羽,更是数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项羽所处的时代,正是秦国残暴的时候,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羽从小就立志要灭秦国,然后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一方霸主。

项羽这辈子都在为灭秦朝而战,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或许是因为项羽是个天生的将军,所以他对人心的把握,远不如刘邦那么精准。

至此,项羽战败已成定局,之后又在乌江上自杀,倒也保持了一世刚烈的个性。

北齐帝王高洋

他生有一双瞳孔,为太祖,高洋在位时,奋勇作战,攻取疆土。但他对子民却是极好,所以才会到处征战,在史书上,他也是被誉为一代圣君。

在这段时间里,周边的各族对他都是无比的尊敬,就连突厥人也把他奉为“英雄天子”。

只可惜,在高洋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还算安逸,自从成为皇帝后,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成天酗酒,脾气暴躁,最后,他喝得太多,一命呜呼。这是典型的高开低落。

南唐李煜

他的情况最为特殊,双目之中,竟然只有一个眼睛是双瞳孔。单从战绩上来说,李煜并不是一位称王称霸的君王,而且以他的性情,也不是足以称王称霸。

李煜精于画画,精于诗词,对音乐也颇有造诣,除了市场事务之外,似乎还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尤以诗词见长,亡国后一首“故国难忆月明中”,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为后世传颂。

他虽然不是什么好君王,但诗词歌赋却是极好的,只可惜,他不应该出生在皇族,出生在平民之家,或许更符合他平静的性格。

仓颉

他不但是帝王的御史,而且也是第一个创制汉字的人,可谓圣人。在很早之前,可没有现在这般便利,所有东西都是一目了然,上古时期的事情,很难看懂。

由于仓颉本来就是负责记载的,日积月累之下,仓颉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记载之法,有了文字,记载起来就容易多了。

据史书记载,他生有四只眼,即生有两只双瞳孔的人。仓颉造字源于自然,属象形。

尽管与现代的文字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连现代的人都看不懂,但其意义,却是非同小可。

仓颉在道教中被尊为“文字之神”,他摒弃了“打结记事”这种陈旧而繁琐的记事方法,开创了“以文字记事”的先河,开创了“以文字记事”的先河。

颜回

在《论语》中,颜回曾经得到过孔子的夸奖,十三岁的时候,他就被孔子收为弟子,成为了孔子最骄傲的弟子。颜回在历朝历代都被尊称为“复圣”,成为后世尊崇的一位圣人。

除此二人外,其余拥有双目者,大多都是博览群书之辈,在我国文学史上添上了一笔又一笔。

关于“双瞳”的总结:

按照面相学的说法,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古时候,人们会认为一个人拥有一双瞳孔,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强有力的关联呢?

我认为不是,因为在古代,人是受天命的,所以,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与“天命”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支持,得到名声。

在古人看来,除了给眼睛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地震也被看作是对帝王无能的一种惩罚,而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得很明白了,那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

因此,拥有一对双瞳孔的人,能够大富大贵,其实都是一种强制的因果,这种人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出色,靠的是自己的学习,自己的游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拥有一对与众不同的眼睛。

所以,眼睛的大小,五官的好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神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