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面相学 >> 面相学新闻 >> 丁俊贵说易经

丁俊贵说易经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一、群经之首

《易经》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七千余年而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系辞》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遤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古代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得到启发,哲学思辩能力也多数是在对易经的分析阐解和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老子将易经的思想精华融入《道德经》中,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在经卦阴阳相抱三爻成卦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图式,揭示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抱这一思想在易经是一目了然的符号图,到了老子便有了种种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分析。其间流传后世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命题莫过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必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次。物极则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在易经是通过爻辞,对爻象在卦体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凶等结语加以反映。涉及社会、政治、伦理等诸方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委曲总是由保全转化。屈枉总是向伸直转化,卑下总是向充盈转化,蔽旧总是向新奇转化,这种辩证思维方式,是老子观察世界的方法。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运用这条物极则反原理,对世间万物进行辩证概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又用这一条法则,提出了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老子这些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辩证思想谱写了中国哲学史上颇有特色的一页华章。

孔子深得易经之道,最显著者一是关于正名这一政治主张,二是关于举一反三类推思想。在易经的推论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这一条思维规律要求在自然递进推演时,每一爻的阴、阳性质必须与所在位置的阴阳属性进行对照,一般而言,凡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即“当位”表示此爻所象符合(顺)事物发展规律,倘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即此爻不符合(逆)事物发展规律,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正名”学说。在他看来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应当如同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那样当位才能使一个国家秩序井然、局面稳定,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仅不能越位,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产生不当位思想,孔子这一思想被后人广为推广。

被考定成于战国中期的“周易大传”,是当时学者在总结前人认知易经成果的基础上,对易经卦爻符号体系及卦爻辞所作的一整套注释和阐解,其中既有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大家的思辩成果,也有更多古代优秀哲学家的思辩结晶,正是他们使易经这部古典在哲学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所有学派或多或少都受到易经影响。之后的古代哲学发展每个重要时期,易经思想都充当着轴心角色。到了唐代,易经不仅受到学者重视,也得到了统治阶级如唐太宗的青睐,钦命孔子后裔孔颖达博采众长主编《周易正义》,推动了以易经研究为中心的哲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之后不少学者纷纷自注易经。

宋代哲学家如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朱熹等人对易经都有很深的造诣,邵雍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译,构造了一个宇宙构造图式,创立了被称为“先天学”的理学象数学派;周敦颐根据“易传”和道家思想指出了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太极图说》;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深入探讨,认为易经的核心是讲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易只消阴阳二字括尽,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将哲学研究和易经研究更进一步,提出“实道而器虚”的命题,明确指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就是说,一般原理存于具体事物中,而不是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相互转化,杂因纯起,即杂以成纯,变合常全,奉常以处变,则相反而固会其通杂和纯变和常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在推理时既要推出情之所必至,也要推出势之所必反,即要存其通。既掌握一般的相通之理,又要存其变,即因时、因地等不同条件而灵活推论。只有把握了这种相通之理,才能行于此而不碍于彼。这是易经所特有的思维方法,用以指导行为,必无往而不胜。

易经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部古典著作所不可及的,这可能就是其列为群经之首的根本原因。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进制数“0”和“1”在计算机世界里可以模拟出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那么如果现实世界存在“阴阳”两种能量,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作用完全可以形成我们复杂的世界。所以易学中强调“阴阳”二气,化生万物观点,存在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根据易学观点,自然界中“变”和“变化规律”是相对稳定并可以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种(或者一套)统一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

《易经》成书的过程,孔子在《系辞》中多次描述伏羲王观天文、察地理,然后根据天地中的运行规律而画卦。在《系辞》第四章,孔子说伏羲“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另外,伏羲王不但发现了自然界阴阳作用的规律,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形象地找到了代表阴阳相互作用的符号--“阴阳爻”,从而“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我们古之易学先圣们就是这样以过人的智慧和洞察力总结着自然界中的规律,然后不断完善易学。

《易经》全面地揭示自然界中存在的“变”和“变的规律”,构成一套“万物公式”,万物的变化都在遵从这个规律,没有事件能超越这个公式。

周子曰:“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64卦”。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这套“万物公式”的一个抽象注解。

《天地书》则对“万物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无极本无形,无体无性命;无形体性命,必会得长生;无极元无极,元元相依存;盈亏不可见,浑然不可分。无极生太极,因元重分聚;变化皆为用,元乃太极体;太有无来生,元秉无极性;充盈宇宙间,无体亦无形;万物有性命,唯元可长生;太极常动变,道始见初形。太极生两仪,阴阳两相依;阳在阴不熄,阴在阳不离;存非存相交,在不在共立;阴阳本同体,成道渐相离;阳道示以显,阴道示以隐;相搏亦相交,相离亦相应。两仪生四象,四象并无奇;阴阳覆阴阳,道于其中立;阳覆阳之上,太阳资始昌;阳覆阴之上,此乃为少阳;阴覆阴之上,太阴资生广;阴覆阳之上,少阴得道象;四象既已定,三态依道法;太阳意生发,太阴言消杀;少阴与少阳,同体合一家;阴阳合而和,并举生与杀。四象生八卦,八卦得道理;阴阳复又复,三代成物基。八卦言八类,成物与天地;三态同四象,道同意可比。八卦示八象,遐迩天地际;气候已大成,万物示生机。八卦生八象,八象明卦意;时位若生变,八象亦相续;八卦难穷尽,六四卦为继;析之一为万,万物可类比。时维既已定,万物亦可依;命皆万物用,性形万物体。时维度性命,万物有始毙;周而复有始,万物在更替;道规已成形,万物遵循律;若溯其源头,终究归无极。万物各有体,其用亦差兮,八卦不可尽,重重往来析;相重加相重,已然无止境;而物可类聚,六四已足矣。众卦示众象,众象可详细;意象与言数,易解万物律。乾坤老阴阳,定位立天地;艮兑示山泽,离分亦通气;水火不相射,示象之坎离;震巽示雷风,相薄也相息。四象比四时,四时得道象;往来定次序,命亦度短长;春夏与秋冬,四时之明象。春应万物生,夏来万物长;秋主万物收,冬临万物藏;周循天地间,始终万物忙。四象比四维,四维得道规;前后定其序,左右定其位;东西与南北,四维之明规;东主万物生,南出万物长。西边日去收,北方万物藏;周循天地间,始终万物忙。不易无极元,唯变是规律;乾道清上扬,类象变不拘;坤道厚载物,下凝右旋聚;道规生万物,充盈于天地;大千世界丰,三千亦同理;万物有性命,八卦同可逆;时维皆可去,阴阳亦相抵;太极元可静,终可归无极。”

用数字来表述这道“万物公式”就是:“0生1,1生2,2生4,4生8,8生64和∞”。也可以将老子的语言转换为数字公式说成:“0生1,1生2,2生3,3生万”。这两句话虽然从表面上看相差很大,其实质是相同的。

古圣贤根据《易经》中描述的“象”和规律来指导日常生产、生活,根据“卦”象和“卦”意来发明工具、使用工具以提高人类的生产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早在公元前年,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五行大义》载曰:“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直至现代仍应用干支计时的方法,来准确地描述寒暑相易、四时变化指导生产和生活。

二、博大精深

易学所揭示的规律或者说理论不但适用社会科学领域,它还能广泛地适用于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军事学、预测学以及艺术等诸多领域。

1.易与哲学

《易经》中提到的阴阳理论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

首先,阴阳是同一的。太极生两仪,所以其“体”是相同的,都来源于太极,之所以阴阳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是因为其“用”不同而已;阴阳相互依存,如果没有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产生,阴是阳存在的基础,阳是对阴存在的肯定。

其次,阴阳双方又是相互斗争、相互否定,阴是非阳,阳是非阴。

最后,阴阳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阴阳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是太极统一体内部的阴阳斗争,在阴阳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易学总结宇宙中的规律是“变”和“变的规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明了“变”是从“量”的积累开始的,无极会变,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转化为太极;太极还继续变,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产生阴阳;阴阳还在变,然后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到了八卦,变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以前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但是八卦产生以后,八卦就成了基本单位相互作用而产生64卦。这表明“变”的开始是“量”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质”变就会产生新的事物继续量变。变化就是这样在质量互变的规律中不断螺旋式上升。

易经中说两仪生四象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如果我们用正负作为符号来表示,太阳为正、太阴为负,而少阳和少阴正负中和。这就是老子说的“3生万物”,任何事物都具备三种态,引申到生活中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前、中、后,物体具有上、中、下。所以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合”,唯物辩证法提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没有逃脱易学的范畴。

这里仅仅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角度为易学的哲学形态提供一个论据,如果我们将易学延伸到其他哲学理论和领域,我们照样会发现这些哲学似乎都能在易学里找到归宿和根源。

2.易与数学

易学里包含的大量数学信息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本文开始我们讨论了二进制,二进制或者说阴阳是易学的基础。易经八卦就是用阴阳两种符号来表示“--”“—”,而这两种符号是构成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的基础。

结合现代数学知识对这种变化进行阐述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用阴阳符号代替字母会引申得到著名的二项式定理,也就是阴阳作用生万物的数学公式。

河图和洛书是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隐藏的数学规律也是博大精深。河图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其实质是给出了数的5进制,我们祖先还根据河图发明了算盘,成为计算学中的一次伟大革命。河图中给出的数还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有生数和成数,这是易学文化独有的现象。

洛书说: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公元年,德国画家创作了一个奇特的“魔方阵”,各行各列对角线数字之和为34。西方人对这个“魔方阵”无不啧啧称奇。但中国的洛书各行、各列、对角线数字之和为15,早西方“魔方阵”几千年,并且中国的“洛书魔方阵”还隐含着勾股法则,黄金分割等重要数学知识点。

当然河图、洛书不但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她们也是易学的基础,她们的数字和图形中还蕴藏着天地变化的规律。

3.易与宇宙物理学

太极图的主体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主体被黑白两种颜色区别开来,黑色部分中有一个白色的点,白色部分中有一个黑色的点,这两个主体被称为“阴阳鱼”。两个“阴阳鱼”用双螺旋结构的方式组成了一个太极图的整体。

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太空星云图与太极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来氏太极图完全就象是从太空星云图中提炼出来的、用来描述太空星云结构的抽象化模型。我们还可以对照台风云图,微观世界里的DNA,它们都同样具有双螺旋结构,似乎我们随时都能见到这种双螺旋结构体。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祖先利用了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天体中存在的这种规律吗?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那时还没有这种望远镜。但我们用易学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就变得特别简单。因为阴阳能量是用双螺旋的方式相互作用的,太空中的万物都是由无极元和能量组成的,任何一个事物都能归结为能量的表达式。太空中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能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必然遵从这种规律,呈现出双螺旋结构。

4.医易同源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典籍,它包含了深奥的哲理与数理在宇宙万物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易”几乎无所不在,就是在现代科学中,它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易经》“是托天道,来讲人事”的,天道有数理概念,是以象明之。人事有得失祸福,是以义理而言。在古代有不少易学家都提到这样的话:“上经明天道,下经明人事。”在《易经》中分为上下二经,上经讲的是天道;像乾、坤、屯、蒙等,下经讲的是人事;如家人大过归妹既济等。从人体的结构和人的一生来看,易学中有很多言辞理论都是在阐述天人关系。古代先哲们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一点与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德谟克理特斯的“原子”理论一样,认为宇宙是由众多原子组成的,同样,事物也是众多原子形成的。我们知道人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生的变化就如天地宇宙的变化一样,都有其规律可循。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易经》就是根据宇宙间一切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一部经书,它本身又与人体的生命规律暗合。所以,人体是一小太极,宇宙是一大太极,即同为太极,则必有它的共同规律。

在中医和古代的养生学之中,存在着很多数,它们不是简单的数,而是其中含有很多易学的数理。“医易同源”很有道理,在很多中医的典籍里,都是以易为根据,来阐述人体复杂的关系。如《黄帝内经》《灵枢经》《周易参同契》《医道还原》《伤寒论》等等。

易学中的数无极代表0,太极代表1,在后又有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气、七星、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二十八宿等数字,用医学的观点来看,在父母没有交和之前,无阴无阳,没有胎胞,可以称作是无极状态,一旦交合,则为太极。《易·系词》中讲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者,太极也。”从男女交合以后,人体即以形成,人体是太极,它本身具有阴的一面,又有阳的一面,有了阴与阳,既可以称作道。关于“道”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五章上说:“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为天地母,乾坤为万物母。”太极以后则分为两仪,也就是从道以后的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又都各自具备本身的属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系辞》上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人体之中,男性偏重于精气,女性偏重于血气。古代圣贤讲这样的话:“父精母血,方始成胎。”人体本身也具有阴阳的双重性;前为阴,背为阳。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头为六阳之首,腹为诸阴所聚。气为阳,血为阴。在中医诊断中,经常有“气血不调”“气血两亏”的说法,《频湖脉诀》上讲:“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滞。”所有这些,都是用气血来说明阴阳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中医学就是利用阴阳这朴素的,相对的而又统一的观点,来阐明人体和疾病的属性,从而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阴阳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体的阴阳也是如此,平衡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它是在不断地消长,不断地变化。例如在人体内各种机能的活动,是阳长的过程,既然有机能的活动,就必须要消耗体内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这称作阴消,所以说,机能活动为阳,营养物质为阴。

天地人,又称为三才,这三才可是宇宙至宝,人身之宝,修练气功的人都知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而且人身三宝则是生命的根本。“炼精化气,练气化神。”这是修炼者的至理名言,前两者是宇宙天地之宝,后者方是人体至宝。中医学中的三,不但代表着精气神,代表人体的上中下三部,又代表经络学中三焦和三阴经三阳经。《易·系辞》讲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是那为四象,在天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在地为东南西北,在时为春夏秋冬。在人为四肢。在四象中,阴阳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不是简单的两仪中的阴阳,而是体现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概念。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四象的理念。“托天道,在天分四时,讲人事,人体有四肢。”四时的概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庄子.天下》中说“易以道阴阳”。阴阳五行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强调人体整体性,然后将整体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属性---阴阳。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治病的根本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使其达到阴阳平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会健康。

中医里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阴阳。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五行表示五种能量(物质)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行就是阴阳,是对阴阳能量和作用的细分。两仪生四象使“二”变成了“三”---“阴阳合”三种作用形态,将“阴阳合”继续作用就会得到太阳、少阳、合、少阴、太阴这五种状态,也就是五行中的火、木、土、金、水,用日常生活常见的物质来形象地表述五种能量运行方式以及五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生克制化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学调理阴阳平衡的手段。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中医会根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方式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人体整体的健康。

虽然我们现代人还不能完全理解阴阳能量以及五行的本质,但我们的确能根据阴阳五行调和的理论给人类带来了健康,减少了疾病。有医学家主张抛弃中医,就像我们以前抛弃《易经》和古老的中国文化一样。但愿这种愚蠢的思想不会变成现实,因为中医理论是所有医学中最好的理论,它研究的内容已经渗透到人体的本源,而西方医学是仅仅从解剖学的角度通过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和现象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理论。这个理论是不能与中医同日而语的。我们有些医学专家太浮躁,自己不能理解这种高级的知识和理论就认为应该抛弃。如果我们现代易学研究者真正务实地进行易学探索(而不是靠着易学大树,冒名易学大师去算命骗钱),中国医学(包括针灸和筋络学)必将领导世界医学的潮流。

5.易与预测

“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相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这叫信仰,但是你如果相信占卜术或占星术,再或者你认为哪一天不吉利,这就是迷信。早在苏格拉底之前,古代的希腊人就可以通过著名的戴尔菲神庙,来知道自己的命运。无论是雅典、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很多人都相信通过神灵或其它方式,来得知自己的前程和命运,这是人类思想固有的。

《易经》的流传,最早是以占卜的形式,明间是它生存的土壤,非常顽强的生命力。自古以来,没有那一个学派,哪一种思想能够与此相比。之所以《易经》能够完全地保存至今,占卜术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易经》既然是:“托天道,讲人事。”那么“天人合一”论,宇宙全息的说法,在人生也必然有它的共性。而且《易经》本来就是古人卜筮之书,其产生也是为占卜而产生,应用也是为卜筮而应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况且《易经》本身就具有预测未来和驾驭宏观的意义,所以它也具备人体生命的全息性。

信命是人类思想深处的潜在意识。卜筮是否迷信,现在不应该过早地下结论,因为世上有很多事情,用目前的科学观点是无法得到检测,象中医的经络,至今都是悬而未决,但是你总不能说他不存在。

汉代王充是一个唯物论者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并不相信迷信,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信命,他在《论衡》中这样写道:“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并举例作为比喻,来证实人是由命运来安排的。他说:人好比一棵大树上的树叶,经过春萌夏长,不分前后地长出来,到了秋冬,肃杀之气一到,逐渐发黄,被寒风一吹,则四方飘荡。有的落在粪坑里,被造成了肥料,有的落在小姐的绣楼里,被珍贵地收藏,还有一些一直漂流到第二年的春天,也无定所。孔子《论语》有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西楚霸王项羽,百战百胜,他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战败,在乌江自刎时,仰天长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中国的卜筮之书种类众多,方法也不少,但是不管是哪一部书,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易》。“易”是讲变化之理的,他又“托天道,明人事”,所以《易经》是卜筮的根源。

《麻衣神相》是一部集面相、手相、身相为一体的一本相书,它一开始就讲:“相面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坎三停五岳之丰隆,查九州之丰厚,”;“相掌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指有长短,掌有丰厚,看三才之要义耳。”;“面部三才即三停,额头至山根,山根至鼻凖,人中至地阁。五行额属火,颏属水,鼻居中宫而属土,左耳木,右耳金。又为五官,耳为採听官,眉为保寿官,眼为监察官,鼻为审判官,口为出纳官。”;“八卦,额离、颏坎、左颧震、右颧兑、左额巽、右额坤、艮乾二卦在两腮。”上述所论,不管哪一部位,都暗含人体声命的全息性。以额头为例,额宽而又丰隆,大都聪明,额窄而低陷,则多愚纯乖滞。因为在相学上讲:“额头属火,天庭、天中、司空之位(古官名)俱在于额,贵贱之府也。”在一些小说上,经常用:“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来代表正派人物,而獐头鼠目,尖嘴猴腮之人,多为低贱不良之人,这并不是小说家信口胡说,他们也是经过一番观察才有结果的。

相手,三才是指掌中的三道主纹,称为天地人三才,天纹主财又主父,地纹主母又主寿,人纹则代表人的一生。八卦,乾位在小鱼际,主父母,坎位在掌根,主祖业根基,艮位在大鱼际,主兄弟,震位在大指与食指中间掌中纹之际,主妻,巽位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主财,离位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主功名,坤位在四指与小指之间,主子息,兑位在小指与小鱼际之间,主家道。八卦宜满,掌纹宜秀,掌指宜柔,明堂宜深。如乾位低陷,必主父母不全。艮位低陷,兄弟肯定有伤。这是手相的全息性。

命理学,书籍众多,种类也不少,结果四柱的有《易掌经》,《演禽三世相》《三命通会》《子平真诠》等,这些都是以年、月、日、时来推算命运的,《易掌经》是年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结合贵、厄、权、破、奸、文、福、驿、孤、刃、艺、寿十二宫,配合一些神煞来进行演算。《演禽三世相法》是在十二宫的基础上,配有二十八宿星来观察人生之命运。《三命通会》《渊海子平》则是以年、月、日、时配合天干地支,形成八个字,配有十神,即正官、偏官(七杀)正印、偏印(枭神)正财、偏财、比肩、劫财、食神、伤官。化成五行,排成大小运限来判断人的一生。古人认为,一个人自受胎起,命运就加临你的身上,从而就决定了你的一生。

占卜术,也是名目众多,其中有《梅花易数》《火珠琳》《卜筮正宗》《断易大全》《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在《易经》里就记载着卜筮的方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润,五岁再润,故用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是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这是古人用蓍草卜筮的方法,后来其它方法莫不遵循于此。

《梅花易数》是北宋邵康节所著,可以用任何方法起卦,如;年月日时,数字,方位,人物,动物,静物······然后判断出事物的吉凶与否。六爻为汉代京房氏所创通过八八六十四卦,加以纳甲,结合六亲(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六兽(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来得到吉凶祸福的答案。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强的大自然信息在里面。

从上述来看,人做为宇宙大自然的一份子,对于产生的天人感应,是和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易经》主要的就是阐述自然界一切变化之理的,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当然脱离不了自然界的一切影响,也脱离不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易经》预测就是根据天时(时间)地理(空间)人和的立体角度,来分析事物的成与否。

作为预测学,用《易经》的观点来看,宇宙是一大太极,人体是一小太极,即同为太极,其间必有其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易经》中的时空概念,全方位概念,可以证实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占卜算命是历史的产物,之所以能流转几千年经久不衰,正因为有他的准确性,当然占卜术作为古人留下的东西,它本身就有科学的一方面,同样也有其糟粕的存在,我们对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玄而又玄的事物,同样作为一种启示,我们有能力对现在的,未知的一些生命密码,不应该轻易地否认,或以轻蔑虚无的态度对待它们。人们不理解,并不等于不科学,人们的理解是有过程的。

三、天人之学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它不但是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如道家、中国化的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等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家所谓天人合一有二层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

天人相通的学说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即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本根有道德的意义,而道德也有宇宙的意义。性是天之所命,即人道之根源。道由性出,性由天授。道、天、心、性、命,只是一事。

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发端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大成于宋代道学,而由张载开其端。

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天人相类认为,天与人在形体、性质上皆相似,天所有者,人亦有之;人所有者,天亦有之,天人相副。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上的一切都与人间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确认皇帝应当“法天而治”的理论。董仲舒的观点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但这个理论的影响之大,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上面看出来。司马迁为了“凡举事无逆天数”,而因“天有十二辰而作十二本纪;天有十干,作十表;天有八方,作八书;……”。更有甚者,北京的故宫就是“象天设都”的典型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对应的。

2.变易、不易、易简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一切学术的根源。

《易经》是一部揭示变化的经典哲学著作,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变化”。《易经》为“变化”确立了三个原则:变易、不易、易简。

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叫变易。《系辞下》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即是说,万事万物随时位变化而好像没有固定,六爻循环变动,上下移动而好像没有规则;阳刚与阴柔相互交替变化,好像没有原则;其实是唯有变化,才能适应发展。”这是对变易非常恰当的阐述。

在世间无时无刻的变化中,唯有变化是不变的,这叫不易。也有人解释说,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二者意思一样。《系辞上》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是说:《易经》描述的变化,好像没有思维,好像没有行为,表面上静止不动,却能感应人们领会天下万事万物的原理。这是对不易非常恰当的阐述。

变化的规律也非常平易和简单,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叫易简。变化的规律非常简单,无非是阳刚和阴柔相互推演、一阳一阴发生变化而已。所以,《系辞上》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即是说,理解了平易和简单的道理,就可以知道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了。

《易经》的核心思想离不开“天、地、人”。由此产生不易、变易、简易的方略。

所谓天,就是宇宙星空万有;所谓地,就是指地球;所谓人,就是地球上的人类。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每时每刻,地球带着人类在不同的时空运动,太阳系带着地球在银河系中运动,银河系在宇宙中运动……

古人意识到这种广大的运动,对人必然有感应影响,意识到天人感应的奥秘,所以天地之道、人生之道,都是要感悟的大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人效法天地的本质说清了。天体运动永恒不息,所以人生幸福在于健康成长能生生不息。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养育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这种博大的承载和爱,人类需要终生学习感悟。现在提倡生态环境改善,就是要还地球生机,给人类自己美好未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将线性思维的弊病论证明晰,线性思维常会走极端,只看到初一忘记十五,只看到眼前小利忘却更大的责任担当。而易经告诉我们,世界是阴阳互动、阴阳统一、阴阳迭代进化的多维世界。大洋海面上一个小气漩吸收海水能量可以转得大了,累积而成了康尼、山竹这样的巨无霸台风,造成惊人的破坏力。我们的头脑、我们的胸怀如果小到只是一点一个线段,就无法领会宇宙真理,无法感知更高维度。所谓善就是对他人的包容,与环境和外物的和谐互动。积善就是积累人性的良性内功,阳德积累让人群和谐众生幸福,而无阴德积累则天地鬼神生怨。人心向善,更适应宇宙的进化。这样看来,《易经》才是人类最正统的文化,是引导未来的文化。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概述了天地一直在变化运动中,当事物进行到极限时,就会发生变化,影响发展的障碍和阻力将会被破除。宇宙星空有白洞和黑洞,黑洞吞食星空和光线,白洞喷出物质和能量,阴阳无所不在。

不易、变易、简易,是对事物的洞察达到极致,又有随机应变。当周朝在周文王启蒙的六十四卦中起步,经过漫长的八百年,好象走到了尽头。诸侯纷争天下大乱。而大乱之时,也是春秋百家争鸣之始,诸子百家绝大部分宗旨都离不开《易经》,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孔子更是《易经》的铁粉。大乱的大治,秦朝、汉朝昌盛随之而来。时光跳跃到清朝末,却落后衰退到极点,由此大破大立开始,革命爆发,新中国应运而生。

因为意识到阴阳互动变化的常道,所以中国人行事天然向善,又能低调做人,应对各种危机,也能胸怀世界。所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易之兴,始于八卦

易之兴,始于八卦。《系辞传》载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传》出自孔门,一般相信为孔子之言而为弟子所记述,这一节文字是孔子对八卦源起的意见。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这正是哲学思考的程序,由眼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创制出象以代表此共性。“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指八卦既为归纳万物之共性而产生,故能“通”万物之德;以其通万物之性,指能就万物之情实而予以区分种类。其言虽简,却是明白而扼要的阐述了八卦缘起于哲思。

八卦是易学第一期的发展,伏羲氏是始创者。第二期易学则是到了周文王,它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时起,易学就成了一部书,即后世所称的“易经”。

易经是周文王承继伏羲氏的八卦哲学而建立,自然也是哲学思想的书。同时周文王又将六十四卦用做筮术占断,藉吉凶之断以教化人,所以后人又以易经为“卜筮之书”,今日社会以易经为术家预测之学,便是由此而来。实际上易经的真面目是哲学思想,占断吉凶不过是其用之一。

伏羲氏八卦哲学之始,尚为畜牧时代之初,人们在大自然中与天候环境争生存,人道未显,故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到了周文王时,人文思想已相当进步,一切人道设施如家庭、国家、社会的伦理制度已立,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此时迫切需要有高尚的人格标准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周文王乃应时而兴,他将八卦两两相重组合为六十四卦,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卦与卦的关系、阴阳二性的分别,为人生规划出普遍遵循的法则,易经成为中国第一本人生哲学的书。又由于周文王的圣智卓越,见地深透,三千年来这本书成了中国人推崇的宝典。

易经哲学思想的内容,非常繁富,博大精深。明确指出人是天道所生,所以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行事;人与万物为同源,只是人的灵性高于万物,故应该发挥爱万物之心,和谐共处,使万物各得其宜;宇宙是一大变动的存在,人在宇宙的大变动中以变应变,应该认识宇宙变动的大秩序,不失正道;其中最密切关系人生的是时间与空间,所以周文王藉卦爻象特别指明时位之要,指导人们因时因位行事;人与人相处、与物相处、与周遭的环境相处,关系错综复杂,周文王利用卦爻象的相应、相比、承乘、相错、相互等名目以及卦象的先后排列以示正道之行。

易经的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明白人于天地如子女之于父母,人道是天地之道的一环,而低于“天人合一”。易经的这些经营,当然是哲学思想的事业,后世人称为“文王演易”。

然而,文王的理想不是轻易得能实现的,主要因为当时人绝大多数无知识,文王虽有心于教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社会最流行的民间信仰是占卜,长久以来承传龟甲牛骨占断吉凶,周文王思藉助于这种社会信仰以推广教化,乃改革甲骨之卜法为六十四卦之筮术,藉卦爻之变化断吉凶悔吝,《系辞传》述其义云:“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失得”指失于正道或得乎正道,是教人知道言行的正或不正。根据史家考证,文王制作筮术后,并未立刻推行,过了约三十年至成王时方推行于社会,因而卦爻辞中有一小部份文字涉及文王死后事,大约是周公或当时卜官所修增。也因此,后世又有“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之说。孔子后来作《易传》,对文王藉助于筮术占断以推广教化之事,大加赞赏,乃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句中“圣人”即指文王。

3.阴阳变易

《易·系辞》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宇宙的一切现象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的作用。例如:天与地、明与暗、刚与柔、强与弱、男与女等,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界限虽明确,但必须相互会合,才能成立。

《周易》的阴阳观是《周易》的核心理论,既是《周易》的哲学基本原理,也是六十四卦结构的基本原则。“一阴一阳”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周易》的经文中虽有“—”(叫阳爻)与“--”(叫阴爻)的两种符号,却没有以文字形式出现的阴阳范畴。《系辞下传》解释八卦的性质时说:“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这是以乾为阳,以坤为阴,并按阴、阳数量的多少,确定其它卦的阴阳性质。坎,一阳二阴,则为阳卦;离,一阴二阳,则为阴卦。可见《周易》不仅把卦画、卦象阴阳化了,而且也把这种阴阳理论推演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

《周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点,阐明了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变化就是宇宙间最广泛、最普遍的基本规律。《易·系辞》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其刚、柔,乃阴阳之义,皆说明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源。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明确指出阴阳两个对立方面的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彼此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关系是宇宙运动的根本。亦为《周易》之“变易”最好的诠释。

《周易》在研究、演示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无不时刻遵循着“变易”思想。从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并力图演示、遵循其内在的自然法则,广泛用来认识、指导中国古代先民的一切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之中。《易·大过》九五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易·离》九三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又如《易·系辞》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又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序卦》云:“物不可穷,故受之以未济终。”

《周易》的变易观贯穿于所有“—”(阳爻)与“--”(阴爻)两种符号组合的六十四卦的始终。故《易论》曰:“变易”。《周易·咸卦彖》有云:“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正是阴阳刚柔的相互交感而“变易”,天地万物方能生生不息。

4.宇宙整体观与本体论

《易·系辞》曰:“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生”,不是产生,而是演变的意思。《周易》的这一宇宙观给予当今宇宙学的发展以很大的启示。

《周易》之所以一直追求着演示宇宙变化,进而实现预测未来、决断凶吉的功用。就是源于它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蕴育整个宇宙的妙理,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周易》的演卦过程就是宇宙演化的缩影。《周易》是在探讨宇宙发生、演变、全息、形态、本体的古老学说。《系辞》有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即《易论》之“易简”的诠释。

《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诉人们要效法天地之德性,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亦容民畜众,包纳一切。《易·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指君子效法“地中有山”的自然现象,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美德而行于世,就会不断地取得成功。

《周易》把世间万物通过归纳、概括、抽象总结之后,以天、地、人为坐标量并融入时空的变量做参照而系统的考察,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宇宙系统中考量。《周易》不仅认为天地人的整体性,而且还承认它们各自的具体规律性,并称其为天道、地道、人道,三才之道。故《易·系辞》云:“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即用《周易》的法则仰观天上日月星辰,俯察大地山川原野,能明白幽隐无形和显明有形的事理。能追朔事物的初始,推求事物的终结,能知晓人事物生死的规律。又云:“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意指明白了悟易理,就能正确遵循天地之道,为人处事立世就不违背天地之道。学易悟易可知易道周遍于万事万物,在一草一木一石一沙中察觉自然之道。这样,可让道匡济天下,让普天之下的人知晓这个道理。因而观念、行为就不会有错误。《小畜·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就是说君子要效法“风行天上”的自然现象,以道德教化天下,蓄积美德。

《周易》认为衡量人们行为的正确与否,就是看他是否与天地之道相符合。即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也可以说,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于自然规律。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从而才能实现改造自然之目的。这应该是贯穿人类实践活动始终的恒常不变的真理。正如《系辞》有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宋代程颐曾说:“天地人只是一道。”而张载则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周易》,我们就不难理解《易论》之“不易”。

5.易与天地准

孔子在《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指易经是根据天地的运行特点而总结出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部巨作,普遍地包含天地万物产生、存在乃至消亡的至高道理。

周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度概括总结了物质产生的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

首先,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来源“无”,因为不论是“无极”还是“道”,它们明显的特征是“无”。老子《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其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与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描绘了一个从一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宇宙变化过程。

第三,易学告诉我们“有”产生于“无”;太极“有”又分化为“阴阳”两种能量,阴阳能量和无极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阴阳粒子;阴阳粒子继续相互作用产生了高阶粒子(四象和八卦);八卦作为基本粒子构成了物质粒子和物质,从而形成了天地、万物、生命乃至人类。

第四,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其进化过程都必然遵从这个规律。

古之圣哲们凭借他们非凡的智慧和超人的感悟能力已经总结了宇宙演化的规律,并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种能量,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存在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基本的阴阳能量所构成。

四、易经全息律

1.周期律

早在汉唐时代,《周易》的“周”字就有两解。一指周代;一指周普,遍也,备也。后者与《系辞》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及《韩非子·解老》所说“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是一致的。实际上,“周”字即有圆周、循环之意。《周易》的“易”字,汉人即有“日月为易”的说法。因此,《周易》的含义暗含“日月循环周期律”之意。《系辞传》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事物都是周期性地循环发生的。无独有偶,在西方《圣经》的旧约智慧书·传道书篇章中,在小标题“万事均有定时”中也有这样的叙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从上可知,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就是我国古人用来表示各种周期循环的符号。

2.阴阳同构律

古人认为,万物是一体的。此即为“太极”。人类要分别认识万事万物,必须对一体的事物“一分为二”,以示区别,并用符号“--”表示阴,用“—”表示阳,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最初的含义应该是指晚上为阴,白天为阳。以后便进一步扩展开来,如:阴为暗,阳为明;阴为女,阳为男;阴为弱,阳为强;阴为柔,阳为刚;阴为辅,阳为主;阴为被动,阳为主动;阴为消极,阳为积极;阴为虚,阳为实;阴为里,阳为表;阴为末,阳为本;阴为低,阳为高;阴为下降,阳为上升;阴为未来,阳为过去;阴为死,阳为生;阴为后,阳为先;阴为偶,阳为奇;阴为器质,阳为功能;阴为静,阳为动……这种分类,是由人类的潜意识认定的。所以,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就是不断地“一分为二”,同类事物尽管各有特点,但其阴阳结构相同,因此带有相同的阴阳结构信息。

3.理象数统一律

八卦模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型。它以阴阳模型为基础,抽象地模拟万事万物。分阴分阳,是人脑潜意识系统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计算机的思维就是模仿这种方式而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所以《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没有停留于把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他们把分阴分阳概括为“太极生两仪”。为了更好地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复杂的阴阳结构,他们又由阴、阳的两两排列组合中产生出四象来,即所谓“两仪生四象”。

阳上生阳,称为老阳,象征夏天;阳上生阴,称为少阴,象征春天;阴上生阳,称为少阳,象征秋天;阴上生阴,称为老阴,象征冬天。

阴阳的两两排列组合,可理解为更深入的区分层次。阳中再分阴阳,阴中再分阴阳。也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发展,阳为先,阴为后,即阳上生阳,阳上生阴;阴上生阳,阴上生阴。仅有四象,不足以描述万事万物复杂的阴阳结构,于是“四象”之上再分阴阳,就生成了八卦。老阳生阳,为乾卦;老阳生阴,为兑卦;少阴生阳,为离卦;少阴生阴,为震卦;少阳生阳,为巽卦;少阳生阴,为坎卦;老阴生阳,为艮卦;老阴生阴,为坤卦。

这样,我们按阳先阴后的规律所得到的八卦序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此即邵康节所谓先天数也。可见,阴阳之理,八卦之象,先天序数在这里是统一的。

《周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和六十四卦。其意义是通过卦爻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所构成的“象”来表达的。卦象根据取象比类的原则来确定。八卦的每一卦名有一个基本的代表物,但也同时代表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其它事物和现象。八卦的基本代表物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以之象征家庭,则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以之象征动物,则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以之象征人体,则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八卦的卦德为:乾为健、坤为顺、震为动、巽为入、坎为陷、离为丽、艮为止、兑为悦。此外,触类旁通,八卦可引伸到万物,说明一切现象。

按照阳为先,阴为后的原则,八卦再分阴阳,可得十六个四爻卦;四爻卦再分阴阳,可得三十二个五爻卦;五爻卦再分阴阳,可得六十四个六爻卦。

这样一来,正好与把每个八卦再分解为八个卦,即“八卦相重”所得到的六十四卦结果一致,因而六十四卦是一种最佳的阴阳结构分类,可以象征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阴阳结构或六十四种存在状态。

六十四卦的阴阳结构,与生物学中遗传密码研究所发现的生物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是一致的。

4.八卦全息律

《说卦传》记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邵雍认为这是讲后天卦位的,并称此为“文王八卦方位图”,也就是后天八卦。所谓后天八卦,意指反映人类及万物生成规律之八卦。

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说:“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邵氏在这里明确指出,先天八卦是“应天之时”的,后天八卦是“应地之方”的。对于文王八卦为何不同于先天八卦,易学界也一直在研究。

实际上,先天八卦主要讲自然界的阴阳升降现象,后天八卦主要讲自然界的五行变化现象。后天八卦图同样也是一个完美的全息图,是根据阴阳分类原理结合五行分类规律解释八卦卦象的。

首先,八卦与五行相配:离为火,坎为水,震、巽为木,乾、兑为金,艮、坤为土。

其次,五行与方位相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其三,五行与四季相配:春天木,夏天火,秋天金,冬天水,四季之月土。

其四,火性炎上,故离为南方之卦也,位在上;水性润下,故坎为北方之卦也,位在下。

其五,震、巽为木,应排列在左(东方);乾、兑为金,应排列在右(西方)。

其六,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时间内,正是一年中的雷雨季节。《说卦传》说“震为雷为龙”,认为雷和龙具有相似性。《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明雷电正常出现和停止的时间是从春分到秋分这半年时间。震为雷、为龙,兑为云雨、为泽。云从龙,故震为东,代表春分;兑为西,代表秋分。

其七,震、离、兑、坎为四正卦,其余四维卦的位置根据什么安置呢?《周易乾凿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曰: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巽者阴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四维正纪,经纬仲序度毕矣。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可见,四维卦的位置也是根据阴阳之道和四时五行规律而排列的。阳气始于亥,从天而降,乾为天,故乾位于西北亥位。以人伦而言,乾为君,故象征君道倡始。艮为止,为四时之终,故在东北丑位。阴气始于巳,巽卦一阴在下,象征阴气之始,故位于东南巳位。阴气成形于未,坤卦三爻皆阴,象征阴气已成,故坤卦位于西南未位,为阴之正位。以人伦而言,坤为臣,故象征臣道终正。

五、易道大光、保合太和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易经》思维曾给予极高评价,并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思维。他说:“《易经》中的科学根据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曾试图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这种根据同步原理的思维,在《易经》中达到了高峰,是中国人总的思维方式的最纯粹的表现。”荣格把《易经》思维同西方传统思维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不同于西方的因果思维,它不是线性的,而是“集合”的,不是历时性的,而是“共时性”的。他所说的“同步”,就是指各种联系处在“相对共时性”中。荣格的发现在文化学和思维科学上是有意义的,他的解释很有说服力。

实际上,中国古圣人在创立八卦之时,已经发现了“天人合一”的奥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发现了“宇宙全息律”。我国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在全息理论方面已有卓越的贡献。如《灵枢·五色》篇即已发现五官含有五脏的信息。如曰:“明堂骨(鼻)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即已提出鼻及其两侧包揽着内脏的全部信息。此外,还提出了颜面、目、脉象、人中、舌象及前臂都为内脏信息的缩影,从而提出“内外相应,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中以候中”的著名命题,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皇帝内径》的这些诊法实际上就是全息诊法,充分体现了生物体的部分是整体的缩影的全息原理。

15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早已指出:“在身体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中,”以及“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身体,”已经寓含有全息的内容。

《易经》包含着最早的宇宙全息律原理,八卦符号就是一种全息符号,可以说是全息律最早的表达方式。太极图、八卦图浓缩着宇宙的重要基本规律。如宇宙阴阳运动互根规律,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及阴阳平衡规律,是宇宙运动规律的全息缩影。因而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相吻合。

“易经”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文化。由于它语言深奥,表意抽象,一直以来没有被正确的、完全的解读,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易经是一道“万物公式”。它极为抽象而详尽的表述了宇宙太空,天地万物的构成、生长、变化、乃至消亡的规律。一切天体、万物的本源和变化规律都不能逃脱这个“公式”。

易学涵盖并渗透到人类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医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军事学、预测学等。

千百年来,无数中外科学家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一些“神秘”的课题,我们从哪里来?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太空、天地、万物又将进行怎样的运动和发展?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深对宇宙的观测,并得到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对宇宙的各种猜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宇宙理论,如宇宙永恒态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气泡理论、宇宙暴胀理论、宇宙循环理论、超弦理论等等。但是这些研究都仅从局部的角度解释了宇宙和太空,仅仅体现了宇宙存在的某个特征和现象。就象“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象腿,就以为大象是树干,摸到象耳朵,就以为大象是扇子……

近世以来,人类常夸耀进步,然而细心观察,所谓“进步”者,多属于知识方面与生活享受方面,知多识丰与生活享受奢华固可以满足人类欲求心,但对于生命价值而言,不唯无益,且有损害,昔老子称此为“道之华”,勉人应该“处其实不居其华”。易学数千年来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领导,中国历代圣哲贤士之所以无不究此学、无不推尊此学者,主要原因在于它是理性的产物,从形而上的理论依据到形而下的人道安排,都可以做合理的解说,在本质上它是与人心相应的学问。易学认为人之生不只要扩大知识面,不只要满足欲求心,更要紧的是要生存得幸福快乐,守“保合太和”之正道而不失,才是人类自求多福的努力方向。

丁俊贵

年6月6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