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的识人智慧眉薄如无不可交,目眼如兔

“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史记·滑稽列传》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文雅的诗歌,也有令人沉醉的词赋。当然,在历史的发展中,老百姓因为所见所闻,也产生了许多歇后语、俗语。

正如字面意思而言,俗语当中的“俗”字,正是说明了所有的俗语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俗语与传统的诗词歌赋相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正统的语言,但它却有着自己的特点。

用简单的语言,传达着深刻的道理,可以让人们牢牢记在心中。“眉薄如无不可交,目眼如凸必定夭”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蕴含着老祖宗的那些智慧,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识人术的由来

上述所讲的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说,属于“识人术”。据悉,识人术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他是战国时期十分出名的纵横家,也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创始人。

在鬼谷子的思想里,他主张通过洞悉世界上的万物,揣摩出人性。在洞察人性后,可以让自己进退自如,而识人术就是李俚在鬼谷子的学说之上进行拓展的。

识人术并不是一门很玄妙的科学,它也是立足于现实,当自身的阅历和智慧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就能够轻易洞悉人性,对一切了然于胸。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能够看透一个人未来的成就,直达本真,而且非常准确。因此,识人术其实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一些皇帝选择继承人都要通过识人术进行挑选。

眉薄如无不可交

正如标题所说的这句:“眉薄如无不可交,眉眼如凸必定夭”,其实就是在经过观察和历史证明所得出的结论,然后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到最后变成了一句流传于世的经典俗语。

要想知道这个俗语的意思,就一定要从原文进行分析!“眉薄如无不可交”就像字面上的意思,眉毛特别稀疏就像没有一样的人,是不可以交往的。

那为什么先人会认为,眉毛稀少的人会不值得信任交往呢。从面相学上来说,眉毛稀少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猥琐。我国的审美观念中,对面相十分讲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属于非常好的面相,第一印象很重要。

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比如曹操、刘备。曹操是三国早期,最为耀眼的一个政治家,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

有人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是因为如此吧,所以陈寿对曹操面相的刻画非常不好,这是一种从“结果”推“原因”的例子。

除了曹操之外,司马懿也是一个野心家,曹操给他的评价是“鹰视狼顾”,也是从眼睛中看出来的。这两人都比较的残忍、奸诈,同时性格有多疑。

除了以上两人之外,同样是处于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样的相貌描写,也就导致后人对于刘备的评价比价偏向正面的:

“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古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主要还是来源于第一印象。

回到曹操这里,“眉薄如无不可交”这句俗语所说的意思就是,眉毛稀少的人内心十分狡黠奸诈,做事上的表现也喜欢使用阴谋诡计,曹操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从现在人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依据,只能说这句俗语与曹操之间的关联比较大。

可是,古人对第一印象非常的看重,如此也就有了这一说,放在古时的大环境中,这句俗语是对的,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眉眼如凸必定夭折

第二句“目眼如兔必定夭”,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眼睛十分向外突出的人,大概率可能会过早夭折。根据现代的医学进行分析,这样的表现和人的寿命其实没有多大的关联,甚至于现代医学都无法预知人的寿命。

不过,若是仔细推理这句话,并且放在古代的环境中,也不难发现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古时候,并不存在现在社会当中这么多的电子产品,后天导致的近视性凸眼是很少的。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某种疾病,比如眼睛突出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是甲亢的表现,而甲亢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脾气很大、喜怒无常。

甲亢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在我国古代,它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中医认为瘿病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宜,所以会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等一系列的疾病。

而古代的医疗技术又不发达,所以这类人“过早夭折”也在清理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人有这样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也能够让人想得通。

还是以三国中的人物为例子,比如曹操,因为他的疑心病重,所以晚年患上了头疼病,最后过早地去世。再来看看张飞,他因脾气太大,得罪了身边的人,也过早地夭折了。

总的来说,古人把眉毛的稠密与性格做事特征关联在一起,而后突出的眼睛则与寿命的长短相关。乍一看,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和科学依据,但仔细分析下来,它充满了前人的客观假定,以及感知技巧和识人之明。

这种客观假定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后人的主观臆断,慢慢地就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也就是识人术。这也就从侧面证明,识人术其实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技能,只是大家还没达到那一层境界,有些“少见多怪”,从而将其归类于“迷信”之流。

许多古代文学小说之中,刻画一些反派时几乎都是没鼻子、凸出耳朵等,这些面相特征被认为是奸诈之人的表现,在现代社会当中依然十分实用。

现在,很多电视剧、电影当中,坏人的形象都是光头无眉的形象。想要了解俗语,必须要放到古人的环境中来看,这样才能读懂它的意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对俗语有所误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