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是何意

古人迷信,他们相信人自出生起,就已注定一生的命运。而古代人均寿命又很低,所以,相比较于仕途、姻缘,他们更在乎未来。

从而衍生出玄学、面相之学等推测未来的学问面相之学中有句俗语:“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那么这句话,真的可信吗?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这句俗语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人们判断寿命长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其中“毫”指的就是眉毛,“出毫”就是眉毛长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在30多岁的时候,一根或一撮眉毛开始长得很长,就说明这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连40岁都很难活到。

相反,50多岁的时候,眉毛开始长长,那可是大好事啊。

哪怕只有一根,那也代表这个人会长寿,是能活到六十岁的“长寿之相。此时生长的长眉被称为“长寿眉”。

可是50岁眉毛并没有变长呢?50岁仍未出毫,那也不是什么好事,极有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古人十分看重眉毛的生长规律,他们经常透过眉毛来推测人的寿命。

如果一个人50岁了,眉毛开始长得很长,并且开始变白,那周围人对他一定是羡慕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可是长寿之相啊。故也有“眉毛一根长,能抵万担粮”的说法。

其实古人这样认为,也不无道理。人在30岁的时候,正值壮年,气血旺盛,正是人一生中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

而这时候,身体的生长速度也应该是正常的,眉毛的生长速度也应该是正常的。

可眉毛突然变长,不符合身体生长的规律。于是他们便认为,这时候突然长眉毛,是眉毛给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

这是眉毛在告诉主人,身体内部出现问题了。而50岁长眉毛,则是顺应天命、合乎常理的表现,是长寿的信号。

眉毛长是长寿的象征

所以他们认为只有上了岁数的人,眉毛变长,才是正常现象。因为人老了,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眉毛脱落数量开始减少,眉毛更新速度也逐渐减慢,而眉毛仍在生长。

这个时候眉毛变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古代医疗条件差、战争多发、贫困人口过多,导致人均寿命很低,大多都不长寿。

别说50了,能活到40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旦在50岁出现长眉,他们会十分高兴,认为自己还能存活很久。

他们供奉的各路神仙都是长眉形象。毕竟神仙都是长生之人,而在古人的印象中,长寿长生之人的眉毛很长,所以那些神仙的眉毛自然会很长。

那么用眉毛长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长寿可信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虽不能全信,可其实也有一定道理。用现代医学解释,一个人眉毛长长,的确很有可能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体现。

由于人上了年纪,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和眉毛的生理结构等因素影响,眉毛极有可能长长。而30岁开始长眉毛,极有可能就是身体开始衰老。

人还未老,眉毛却已衰老,这对于正处于壮年期的人来说,是有些不正常的。这在面相上,是凶兆,是短命的象征。

古人正是由于发现眉毛生长的规律,才会将眉毛长长作为衰老的标志。他们没有办法解释眉毛生长规律的原因,便将这规律总结,编成俗语,流传至今。

不得不说,古人的观察力还是十分敏锐的。这句俗语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也有一定依据。

生活中许多年长的老人,眉毛都比较长。而影视剧中,也会把长寿之人塑造成眉毛很长的白发老人形象。

足以见得,古人的思想还在影响现在的人。直到现在,人们潜意识中仍认为,长眉毛是老人的标志,长寿的象征。

影响眉毛生长的因素

可眉毛长长,一定是因为衰老吗?当然不是,眉毛的长度还会受到遗传基因、饮食、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其中占最主要原因的就是遗传基因。有些家族的遗传基因中,会有令眉毛旺盛的基因,这种基因在男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又会促进体毛生长,自然也包括眉毛。这使男性的眉毛大多都长于女性的眉毛。

而人年龄大了后,新陈代谢能力降低,眉毛会变长。殊不知,新陈代谢旺盛,也会让眉毛长长。

新陈代谢过于旺盛时,不仅眉毛掉落速度加快,生长速度也会加快。所以有些人壮年眉毛长,也有可能就是新陈代谢过于旺盛。这些是身体内部因素影响。

而眉毛的生长也受外部因素影响。有些人爱吃黑芝麻、黑豆、奶制品等食物,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人的眉毛比较长。

而这些食物正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当然也包括眉毛。

人的作息规律也会影响眉毛生长。熬夜会使内分泌混乱,各种激素含量会有所改变,从而使眉毛的生长也会变得混乱。因此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眉毛的生长。

所以,其实“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的说法是有些片面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医疗条件变好,国民幸福度提高,人均寿命已达到七十七岁。

这对于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古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讲,实际意义并不大。要想长寿,还得饮食清淡、作息规律、远离烟酒。

总结

中国古人留下了许多俗语,其中有封建迷信的,也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虽有一定道理,可也要加以分辨。毕竟这种俗语已经与时代脱轨,应该做出取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