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场“看脸”的展览。7月23日,“以脸为书——杨小彦艺术展”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三楼多功能厅亮相。
展览现场
展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鲁迅、王国维、李铁夫、卡夫卡、史景迁、康定斯基、弗洛伊德等数十位中西文化名人的肖像挂在墙上。大师们的面孔既熟悉又陌生,画家在粗糙发黄的手工纸信手涂抹,漫笔草草。每幅作品却洋溢着各不相似的精气神。
而在展厅入门左侧不显眼的角落里,画家还将自画像悬挂一旁,硕大圆润的脑袋背后,仿佛长着一双犀利的双眸,凝视着自己笔下文化名流的“众生相”。
本雅明
本次展览的主角杨小彦,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身为视觉理论研究学者、策展人的他,著述颇丰,作品包括《看与被看:摄影中国》《新中国摄影60年》等。
杨小彦
常人说“见字如面”,而在杨小彦看来,“每张脸都是一本书”。展览举办之前,杨小彦就将他在阅读中相遇的每一张脸,都“画”成了一本“书”。今年4月,杨小彦新书《我读过他们的脸》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他将自己读出来的中外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性格画在肖像里,并配套自己上百篇读书心得,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出版。书中出现的不少作品也是这次画展的来源。
杨小彦新书《我读过他们的脸》
从这些小品不难感受到作者海量阅读的博杂无界,题材遍及小说、诗歌、哲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实际上,杨小彦多年前就养成了为作者画像的习惯。从速写本上的钢笔勾画,到手工皮纸上的笔墨推敲,有时他甚至为了准确描摹出一位文化名人的面相而十易其稿,而大师的面容也会随着阅读的进深而不断变化。
杨小彦自画像
杨小彦虽然从油画科班出身。他却认为专业训练不足以画出各有性格群像。为此,他开始一场“以脸为书”的实验:他离开了照片式的精确写实,用寥寥数笔画出名人们独特、深刻甚或象征性的一面,甚至还尝试用克利的风格画克利、用盖里的风格画盖里、用康定斯基的风格画康定斯基、用贾科梅蒂的风格画贾科梅蒂……
沈从文
就这样,观众从杨小彦的笔下能读到王国维的悲观、梁漱溟的倔强、鲁迅的“不饶恕”。或许,作品里还能感受到他对文化名人“春秋笔法”的评价。在杨小彦看来,“神经质”的卡夫卡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者,而现实主义的巴尔扎克才是“神经病”。
新书的出版和展览的举办,还包含着杨小彦在疫情以来对人类文明某种更深刻的思考。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初,他滞留在加拿大温哥华旅居10个月之久。行动受困、精神烦闷之际,也让他得以重拾中断十多年的绘画和创作。他边画边发朋友圈,漫画也在朋友圈中引起不少共鸣。
疫情期间重读那些曾经影响过自己的青春期的文化名家,也让杨小彦内心收获更多的触动。在酒店隔离期间,他想起了茨威格、想起了本雅明、想起了阿伦特,也对张爱玲、维特根斯坦这些天才孤独的心灵“心有戚戚焉”。
“这大概算一种‘自揭老底’的游戏吧,也算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有趣纪念。”他说。
鲁迅
▼对话杨小彦
“疫情让我更能体会文化人的孤独”
小南:您画这些文化名人,是希望把他们画得更像镜头前的形象、还是作品中的形象?
杨小彦:用水墨画来画肖像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原先我是用普通宣纸来画的,但出来的效果不太好,但用了这么粗糙的手工纸之后就上瘾了。我在画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从最写实的到最变形的都有,最后尝试出一种自己的风格,很过瘾,就画成这样了。
我想这是刚好达到的一个平衡。我理想中的肖像画有两个标准,首先是它要有任务应该有的特征,其次是要画得很生动。当然,我也可以画出很写实的风格。比如,我在书中画的雨果就是铜版画的效果。但我不想做出所谓的写实,我希望作品还是能体现出一种“画”或者“写”的感觉,而这种手工纸刚好能体现出我的感觉。
小南:画了这么多年人物肖像,疫情前后的创作环境和心境有什么不同?
杨小彦:我从年开始就尝试画作者的肖像漫画。画一张、写几百字,再画一张、再写几百字,断断续续积累了一批纸本作品。我画的这些不是历史,也不是精确的研究,它只是一种个人分析、个人认知和个人议论。
而疫情给了我一个机会,将这些东西捡起来。这次出版和展览的内容基本上是从头来过。疫情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觉是: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这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蝴蝶效应”的出现。居家隔离期间,我比以前更有时间去深度审视曾经做过的事情,我的心里也有一种冲动,觉得作为知识分子应该画点什么、写点什么,结果画了差不多有幅。我画画本来也只是游戏之作,但在网上发表了,大家还挺有感触,就给出版社看上了。这大概也算是我创作产生的一点“蝴蝶效应”吧。
小南:这些名人遍及文学、哲学、艺术、科学不同领域,您的遴选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里面看不到古代和当代人物?
杨小彦:这严格来说是我阅读的积累。以科学家为例,我在中山大学教了这么多年视觉传播学,和这些科学家的理论都有交集。我没有选择古人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没有照片,我没有底本,就看不出他们画像的真伪。比如黑格尔,我就画不出来。因为前摄影时期的所有人物肖像,哪怕是写实主义,都是被画师处理过的。我画画需要有照片,而且照片最好还要足够多。
其次,这些人物多多少少也与我青少年的阅读史有关,我对他们都有某种程度的回忆。所以当代的文化名人我只画了历史学家许倬云。他是研究西周史出名的,也是我的博士论文理论来源。我必须对画中人的作品能说出一些看法。鲁迅是我们青春期读过不多的文学名家。即使今天对他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脑海里回想起来还是他写的东西。卡夫卡的《城堡》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否则我画他们干吗?我又不是研究他们的专家。
小南:这些知识分子给您的人生带来哪些启示?
杨小彦:我最深的一个感受是:这些知识分子当中很多人都是活得很不容易的,比如维特根斯坦、本雅明、茨威格,哪怕他们有着光鲜的外表。通过疫情的经历,我也更能体验到他们的孤独、苦难和思想的伟大。如果我没有滞留北美这段期间的情景,只是知道他们的著作和故事,我的情感就不会这样强烈。我感觉自己比以前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处境。
展览名称:以脸为书——杨小彦艺术展
展览时间:.07.23~08.23,13:00~21:00
展览地点:学而优书店3楼(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
杨逸
尹露
主办方供图
杨逸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