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相随心灭,相人术发展随笔

中国相术源远流长,据《大戴礼记》记载:“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说明了早在尧舜禹时期,统治阶级就根据声色气度形等方面选取优秀人才,加强国家的统治。在《左传》《国语》等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识人”和“相人”选拔人才的记载。可见识人用人在很早以前就萌芽产生了。

早在春秋时代,相人术就开始在上层社会普遍流行,许多贵族在选择家族继承人时,将相人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一些文献可以看出,此时期相术已经开始逐渐成系统。到了战国时代,关于相术的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如《增孔子.执节篇》记载一则事:魏国国王问一位精于相术叫子顺的人,国王说道,马四有大夫气节,想拜他为相,问子顺是否可以,子顺说此人长眼睛,并且像猪一样看东西的人性情一定诡诈,国王未听取意见,仍拜马四为相,后果然被子顺说中,马四最终获罪。

到了两汉时代,掀起了相人术的热潮,看相习俗十分淳厚,这时期相术理论体系初步建立。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相人》二十四卷”,但书未传世;据《怀庆府志》记载,著名相术家许负就著有《德器歌》《五宫杂论》《听声相形》等诸多书记,但是许多书记已遗失,可以肯定的是,相术在西汉就得到了初步的系统整理。

到了唐宋时期,相人术与两汉时期相比,看相的习俗更为普遍,并且有了时代鲜明的特征,人们热衷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