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书写,共情与反思齐飞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71035.html

《打开一颗心》作者:(英)斯蒂芬·韦斯塔比译者:高天羽版本: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1月

《优雅的离别》作者:(美)艾拉·毕奥格译者:晏萍、魏宁版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年7月

《每个人的战争》作者:(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译者:张俊版本: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9月

《致母亲》作者:谭先杰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8月

《医生最想让你读的书》作者:(美)杰尔姆·格罗普曼译者:黄珏苹版本:湛庐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年11月

医疗保健主题读物是百姓喜爱的书桌“菜碟”,每年的畅销书单里都少不了它。不过,近年来,那些“吃(喝)点啥,揉揉哪”、“管住嘴,迈开腿”等“忠告类”“劝慰类”卫生科普读物渐次被“医学人文读物”所取代。无疑,医学里饱含着坚涩的技术硬核,我们可以将它形容为苦涩难咽的“可可豆”,医学人文则是富含生命温情与职业彻悟的“巧克力”,可可豆与巧克力,最大的分野就是“生命书写”的境界,取决于作者能否文学化地讲述苦难、生死、救疗、诱惑、宿命的故事、精神发育历程,记录生命失落、失意、失重、失控、失速、失魂、幻灭的体验,由此揭示疾苦的非技术面相,抒发生命险境中人性、灵性、诗性,并挤压出人们对生命本质,医学真谛的觉悟。生命书写的本色是通情,从同情到共情,从入情入理到反思彻悟,因此,好的医学人文读物不是心灵鸡汤,不必让人“泪流满面”,而是任人“噙着眼泪微笑与思考”。以下就介绍几本近两年出版的医学人文好书。

牛津医生的奇遇奇为

本书讲述英国牛津一位心脏外科医生刀下救人的故事,不仅有奇遇,还有许多奇为。敢在心脏上动刀子,不仅需要职业勇气,还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与辅助设备。其实,“打开心脏”是心脏外科大夫的入门手艺,也是标准动作。不同于百姓口中的“开心”或“打开心扉”,这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操作,具有决定生死的神奇转圜意义,因此,心脏外科医生都有“惜生死”“达生死”的徘徊与忧伤。但面对生命危局,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之际,不作为必死无疑;敢作为、勇作为也可能九死一生,还可能令家属背负巨大的情感、债务压力。

手术室本是非常之地,既是解除病痛的地方,也是咀嚼苦难和孤独、遥望生死的地方。既是追求生命希望的地方,也是体验悲剧与悲情,思考生存意义的地方。手术室里有一份特别的感悟:由神秘抵达圣洁,由信念、意志的圆满抵达过程、操作的圆满。患者命若悬丝,是那么脆弱,却又志如磐石,非常坚强。正是这样一份职业,令作者韦斯塔比感受到了某种无与伦比的愉悦,令他矢志不移。他将这份职业愉悦命名为“肾上腺素效应”:一看见救护车驶入,一听见患者呻吟,一置身危机场面就兴奋无比,无论先前是多么疲惫,都会杂念全无,一心赴救,毫不迟疑。

毕奥格大夫的私房话

这是一本讲述临终关怀的书,通篇都是毕奥格大夫的临床故事,讲到高兴时不忘加上几句精辟的评论,由此描绘出他心中独有的优雅别离的图景。毕奥格是美国舒缓医疗的先行者,一位资深的重症医学专家,百姓印象中的那位守候在濒死患者床前,想尽一切办法与死神拔河的白衣战神;同时也是一位刚刚亲历丧父之痛,有几分遗憾,存几分惆怅的患者家属。他时时刻刻都在与人类痛苦、生老病死周旋,体验患者之痛,感受家人之悲,也分分秒秒在实施技术干预,疾病的轻重缓急他了然于胸,然而进退得失就变得彷徨起来。

卒子过河,杀敌立功,肉搏到最后一口气,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那是单向度的战士思维;见惯了鱼死网破,人财两空的结局,总想有所改变。医生治得了病,却救不了命,医生也有无力无奈之时。安宁舒缓方案提上议事日程,背后是医学目的的重大调整,从追求安全、安康,转向追求安宁、安详、安顿。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尽可能地改善生命的品质与尊严,提升生活的舒适度与便利度。为此,他苦苦奋斗了20年,不仅完成了由重症医学专家向安宁缓和医疗专家的转身,也促进临床医学由全力抢救的单通道向着实时评估,或选择积极抢救,或选择不积极抢救继而实施安宁疗护(生死两安、生死两悦)的双通道进发,也就是他所倡导的“优雅离别”。

脱掉白大褂的肿瘤患者

作者是一位法国医生,一位顶尖级的神经科学家,在一次类似玩自拍的大脑磁共振(MRI)自我检测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小的脑部肿瘤病灶(并不是早期,却毫无知觉)。于是开启了这场一个人的战役,最终带瘤生存了很长一段时期,并以亲历者、体验者的身份思考了许多肿瘤的生物科学话题、心理与心灵话题。

作为神经科大夫,肿瘤病理在心中是彻底透明的,预后在脑海里是十分清醒的,很佩服作者的心态,确诊第一夜居然没有失眠,日间还身着白袍穿梭于各种诊室与检验室,以医者的身份与同行讨论自己的病情,而不愿意放弃由白大褂带来的尊严和职业自信,同时也从同行眼里读出异类的歧视,一位专家在与绝症患者交谈时透出的那份活见鬼的晦气。谁愿意与癌症患者共情,如何与癌症患者共情?因此,他选择手术大夫的标准不是首先考虑技术精湛,而是与自己交情最深,最了解、理解自己的人,能与自己真正实现共情,高悬的心绪才最趋于安顿,托付下来才了无遗憾,病人的身份催生着他内心深处的神圣感,昨日还身披白袍,今日就要身着病号服去接受手术,突然意识到医者的使命不只是一份职业的责任,而是一种干预生命的特权,必须倍加珍惜。

一位医生的苦乐年华

协和名医谭先杰在书中记叙了他少年时期母亲的病与死,青年时代父兄的苦乐年华。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一份心智的塑造、灵魂的雕刻,决定了他坚定的求医动机——发愿要拯救与母亲一样危厄的患者与家庭;也冥冥中决定着他的学科选择(妇科)与学术主攻方向(妇科肿瘤)。如今,他已经是这个领域里卓有声名的专家,但怜悯、恻隐的初心依旧,敬畏、虔诚之情如昔,丝毫不曾改变。

成长是什么?就是被各种苦难体验洗刷、浸泡的经历。谭大夫笔下展现了他亲历的饥馑难耐,腹空泛酸的体验,他曾经仅带一瓶水,徒步70公里,翻越野山回家,几近虚脱,才找到一户人家,一顿饭吃掉其全家的午饭;为挣学费,他在砖瓦厂制胚、搬砖过劳后衰竭无力,四肢灌铅的体验;多次遭遇学费、生活费、路费无着,走村串户,投亲访友,屈尊借钱的体验(如今许多人的诊费还是这样筹措的);后来的日子里,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望,依然要面对亲人疾苦而无助的残酷现实,面对患者亡故而无奈的体验……这些林林总总的体验告诉世人,生活是一碗苦茶,即使是医生,也要穿越曲折、跌宕的生活激流,品尝生活的五味杂陈,苦乐交集的人生犹如冷热交替的锻工淬火,锻造出坚毅的性格,不屈不挠的进取心。

诊断的隐喻

诊断是什么?作者格罗普曼有一个很传神的比喻:一辆列车即将开车,迟到的送行人急匆匆地赶到月台上,隔着车窗寻找远行朋友的身段、脸庞,列车缓缓启动,慢慢提速,越来越快,车窗里的面孔越来越模糊,只能隐隐约约地判断朋友的大致方位,招手致意,心中满是遗憾。临床诊断就是这样,在人车跑动中、模糊印象中快速识别、决断,如果此时能让时空凝固,列车停下来,让你一节一节车厢去寻找,然后坦然作别,那是一种奢望。

临床上,每个大夫都有自己的决策树,资深医生与毛头医生的差别就在这棵决策树不一样。首先是阅历的浇灌,所谓见多识广,老谋深算,但阅历也可能产生经验迷信,惯性思维,将诊断引入迷局,因此,资历不是产生正确诊疗的必要条件,年轻大夫也可能出奇制胜,老大夫也可能阴沟翻船。诊疗决策中是相信直觉、经验,还是相信阳性证据?有时常识思维是最优解,有时却被深藏不露的刻板印象,标签化思维牵着鼻子走,带入误诊的泥潭。在他看来,80%的误诊源自思维误区,而非知识盲区。最后,格罗普曼还不忘告诫世人,高新技术代表现代医学的巅峰水准,但高新技术也有短板与盲点,过度依赖技术不可取,医者不应过度承诺,患者不应过度期望。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641.html